《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成功之道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 关键字: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江苏卫视,真人秀
  • 发布时间:2014-05-12 09:34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在2014年第一季度重磅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旨在传播脑科学知识,专注脑力竞技,挑战人类脑力极限,寻找中国的“最强大脑”。异彩纷呈的舞台呈现和充满悬念的竞技场面,节目一经播出就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无论是拥有天赋异禀的选手,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最强道具”,不断引爆观众的眼球,随即掀起了收视的“最强风暴”。《最强大脑》精准的节目定位,节目模式的娴熟运用,节目规则的科学设计,人物角色的重点打造,节目制作的精益求精以及节目宣传的整合营销,共同成就了其良好收视的基础。《最强大脑》仍旧是一档冠以“科学”之名的娱乐节目,但是节目将抽象的脑力科学内容视觉化,借助“人”和道具变成了思维图像化、行为过程化、过程悬念化的“真人秀”,让多年来电视媒体欲加表现,但又尚未充分挖掘潜力的科学类内容焕发了光彩,也为电视节目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在2014年第一季度重磅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节目的口号是“你的天赋就是人类的财富”,“让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

  与以往充斥荧屏的唱歌舞蹈才艺类、婚恋相亲类、家庭亲子类等真人秀节目不同,《最强大脑》首次将目光聚焦在脑力与认知科学上,旨在传播脑科学知识,专注脑力竞技,挑战人类脑力极限,寻找中国的“最强大脑”。异彩纷呈的舞台呈现和充满悬念的竞技场面,节目一经播出就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无论是拥有天赋异禀的选手,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最强道具”,不断引爆观众的眼球,随即掀起了收视的“最强风暴”。根据央视索福瑞CSM48城市数据显示,《最强大脑》1月3日首播平均收视率即达到1.423%,3月28日收官之战中德PK赛的平均收视率高达2.74%,收视份额10.48%,同时段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均获第一,也是近一年来唯一一档收视率破2%的省级卫视周五22点档节目。

  《最强大脑》在娱乐节目竞争白热化的收视环境中能够脱颖而出,收视成绩斐然,其成功绝非偶然,节目背后隐藏着制作方对节目定位的精准制定,对节目模式的娴熟运用,对节目规则的科学设计,对人物角色的重点打造,对节目制作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节目宣传的整合营销。可以说,《最强大脑》以强有力之势为观众在2014年春天带来一种清新之感,为电视节目的创新带来一抹亮色。下文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几个方面,分析《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

  节目定位:小众化的选题,“陌生化”的表达

  《最强大脑》的节目定位是一档科学真人秀节目,“让科学流行起来”成为节目一个响亮的口号。科学,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往往是严肃、理性、枯燥的,科教类电视节目也是曲高和寡,在泛娱乐时代中越来越难吸引普通观众的目光,虽然也在尝试故事化、平民化的表达方式,但是很难摆脱精英色彩,因此,在以往的电视节目制作中,尤其是娱乐节目很少触及“科学”。而《最强大脑》则将目光投向“科学”这个电视节目中较为小众化的选题,并且选取了“脑科学”这个更加冷僻的领域,结合了“娱乐”这一观众最为熟悉,最易接受的大众化的表达方式,产生了“陌生化”的表达效果,因此,节目获得了不俗的收视表现和良好社会反响。

  从《超级女声》、《舞动奇迹》等唱歌舞蹈选秀类,《非诚勿扰》、《职来职往》等婚恋求职生活服务类,到《星跳水立方》、《我是歌手》等明星才艺类,《爸爸去哪儿》明星户外亲子类,《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英雄》等文化类电视节目,都表现出了超级强劲的收视。观众期盼荧屏上出现更多类型的电视节目。但是在创新力不足,盲目跟风严重的环境中,往往是一档节目火起来,便很快遭到复制和模仿,类似的节目纷至沓来,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过“陌生化”理论,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动作或言谈,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带有机械性、自动化了。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当事物经过无数次重复和感受以后,就会越过对事物的感受而直接进入认知,也就习惯于用认知来接受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认为一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对它会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我们不会对面前的事物有什么感觉,更不会产生审美体验。“陌生化”是寻找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视角。“陌生化”就是要打破人们的惯常思维,重新观察那些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思维和行为过程都离不开大脑的活动,但是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外,很少有人去关注大脑的活动规律,开发大脑的能力极限。在以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创新是一个节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最强大脑》采用了“陌生化”方法让人们开始关注脑科学,挑战人类脑力极限。不难看出,《最强大脑》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精准的节目定位,选择“脑科学”这一小众化的选题,采用了“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电视节目创作道路。

  节目模式:突破单一形态,采用“结合体”

  《最强大脑》并非一档原创的电视节目,其节目版本源自德国节目《SuperBrain》。德国原版是一个一年一期特别节目,由观众投票评分,明星和科学家作为嘉宾,在节目中做出点评,互动聊天。《最强大脑》在原版节目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颠覆性的本土化改造,将其扩展成一档季播电视节目。

  《最强大脑》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与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相比,节目采用的不是唱歌、舞蹈、表演、游戏等单一模式,而是结合了“科学”、“竞技”、“游戏”等元素的“结合体”,巧妙地将科学与竞技结合在一起,所以被称为“科学达人秀”。

  与《开心辞典》、《一站到底》《芝麻开门》等智力竞技、智力闯关类的节目相比,《最强大脑》要求参与者的专业程度更高,节目的“科学”、“竞技”元素更为突出,而以往的智力竞技节目更像是一个综合知识的智力大赛,参与者只要拥有丰富的知识量,快速的反应力,良好的记忆力便能获得成功。《最强大脑》的特别之处在于并不宣扬知识,不关注智力广度,而是看重脑力的“深度”,进行个性、另类、超强的脑力行为的竞技。为了能够将脑力的“深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节目模式突破过往单一的节目模式,采用模式杂糅的“结合体”,既有《中国达人秀》式的“才能”展现,又有智力闯关游戏类节目的惊险刺激。

  节目规则:力求科学客观,建立评估体系

  节目规则是成就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关键所在,它能够保证节目流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节目的基本叙事动力,好的节目规则可以引发人性的自然呈现,也能让选手命运产生戏剧性转折。

  在节目赛制设置上,节目分为晋级赛、挑战赛、中外PK赛。《最强大脑》的节目赛制设置与众不同,节目共有12期,晋级赛7场,挑战赛2场,中外PK赛3场。节目没有采用逐层淘汰制,而是由24位选手在7场晋级赛中争夺12个晋级名额,挑战赛由6位新选手挑战12位已晋级选手,可以自己选择挑战对象,也可以不指定挑战对象,挑战成功后由科学评审决定。

  与以往的才艺、游戏、智力闯关节目不同,在赛制设置上,《最强大脑》突破了层层淘汰最终选出总冠军的窠臼,没有高额的奖金诱惑,而是要在在众多选手中选出12位“最强大脑”,组成中国最强大脑战队,分别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的脑力精英进行脑力的巅峰对决。因此,《最强大脑》更像是一个自我脑力的展示舞台,一个切磋脑力的竞技擂台,一个为国家荣誉而战的交流平台。

  在选手晋级规则上,采用了客观评估体系的打分机制。《最强大脑》的选手晋级规则一改由评委亮灯灭灯决定选手命运的粗犷式评判机制,而是采用了较为复杂的打分机制。晋级赛阶段,在选手挑战之前,通过观看VCR及选手现场对挑战项目的简单描述,三位评审打出0-5分的预判分,挑战成功后,科学家评审打出1-10分的难度系数分,难度分与预判分相乘,总分超过80分晋级。当科学教评审打出10分难度系数分时,挑战者即可直接晋级。

  《最强大脑》中每个选手的挑战项目不同,无法做统一的任务设置,为了能够科学客观地进行评判与衡量,能够进行选手能力的横向比较,由专业的科学团队建立了科学的脑力评估体系,打分机制使得节目在选手晋级规则上能够比较科学客观。每个选手所要挑战的技能,能取得的难度分是由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脑科学领域内顶尖学者和知名专家组成的科学团队共同评估出来的,魏坤琳更像是“隐形”科学家团队的代言人,根据选手临场发挥的情况做一些难度分的浮动调整。

  不难看出,《最强大脑》和其他智力竞技节目不同,选手与选手之间并不是直接产生竞争关系,产生矛盾冲突。选手面临的最大挑战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们需要首先完成自己的挑战项目才能获得晋级的可能,然后由评委打分决定能否晋级,这种形式更像是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的评分规则。即便是在挑战赛当中,选手之间也不是去争个你输我赢,挑战者依旧首先要挑战自我,只有挑战成功并获得比对方更高的分数才有资格晋级。挑战成功是晋级的必要条件,节目的看点更多的是选手脑力实力的展示,并非选手与选手之间PK。

  节目规则改变节目悬念产生的方式。《最强大脑》的节目规则设置,并没因缺少选手之间冲突而缺乏叙事动力,节目的悬念不再是谁是总冠军,节目不再是一个大大的被包裹着的内核,去层层剥皮的一个过程。节目规则的改变让悬念层层分解,分别成为一个个小悬念:具有“超能力”的选手能否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能成为12位中国“最强大脑”之一?国外又将有什么样的脑力“神人”?中国选手和国外选手谁更厉害?

  节目悬念还存在于评审对于选手的预判上,评审对于选手的判断失误,同样会给节目带来悬念。例如:晋级赛第四场,魔方狂人贾立平的挑战项目是在水下盲拧2个魔方,梁冬出人意料地给出了1分,李永波和陶晶莹分别给出3分和4分,预判分加在一起一共8分,如果贾立平想要晋级成功,唯一的可能就是科学评审打出满分。当观众紧张地看完选手挑战的整个过程,悬念并没有因挑战成功而消失,进而转化为科学评审能否给出10分的高分,选手能否晋级的命运是否会发生戏剧性的转折。

  节目角色:标签式的人物,话题式的呈现

  “人”的元素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至关重要,“人”是一切行为的主体,也是一切内容的承载者。真人秀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秀”,更多的还是要通过“秀”来展现背后的“人”。

  《最强大脑》是一档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节目,所有的场景都是在演播室内完成的,节目设置了多种人物角色,如主持人、嘉宾(科学评审、科学助教,特别观察员,X观察员、国际评审)、选手(中国选手、外国选手)、观众、科学助理(场上工作人员)、“道具”人物(协助完成挑战项目的人物,如:魔方师、32对双胞胎、50对新人)、选手亲友团等。节目中最主要的是选手和嘉宾的角色比较突出。由重点人物角色衍生出来的多元话题,成为该节目的一大看点。可以说,节目中不仅仅是在“娱乐”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传递了人文情怀。

  借力嘉宾的明星效应,制造话题冲突。《最强大脑》非常注重借助明星的偶像效应,吸引粉丝及观众形成较高的关注度。节目设置了一位固定的科学评审魏坤琳(Dr.魏),科学助教周杰伦,三位相对固定的嘉宾陶晶莹、梁冬、李永波。还邀请了多位重量级的明星嘉宾如百度CEO李彦宏、章子怡、张柏芝、中国羽毛球奥运冠军林丹、韩国当红男星金秀贤在内的多位重量级明星到场参与节目录制。节目能取得超高收视率,与这些明星的加入不无关系。

  科学评审魏坤琳(Dr.魏)是北大心理学的副教授,这个外形俊朗的科学家在节目中不断强调“科学是我唯一的评判标准”,被冠以“教授男神”的称号。其代表的冷静理性的科学家形象,更是和激情感性的“文科生”梁冬发生多次“冲突”,形成“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文理大战的话题。

  节目没有将明星作为单纯的花瓶式的装点元素存在,而是赋予其在节目流程上的一些功能。比如科学助教周杰伦、观察员陶晶莹、李永波、梁冬经常会为选手选择一些题目,部分功能相当于考官,他们给选手挑选题目的难度也将决定选手的成败。如在挑战赛第一场中,周杰伦在复原油画碎片的挑战项目中就为选手选择了一片全黑的碎片,其难度大大增加,最终选手挑战失败。在中西PK赛中,金秀贤、张柏芝为模特搭配服装成为选手所要记忆的题目内容。此外,明星上台参与互动,体验选手挑战项目难度,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比如周杰伦现场辨识钢琴上随意按下的三个音;章子怡现场记忆五个孩子的名字,球衣号码,以及进球情况;梁冬蒙眼吹气辨物;魏坤琳和梁冬蒙眼踢球等环节。

  为选手贴标签,放大选手背后的故事。《最强大脑》的中国选手共出现30位,晋级赛有7场,选手再次出场的时间间隔较长,而且每个人的挑战项目也不同,观众很容易混淆。为了便于观众熟悉和记忆选手,制作方在选手介绍VCR中,对每个选手进行了贴标签。标签式的专属称谓能够帮助观众快速记住每个选手,即便观众记不住选手的名字,其标签式的称谓也很容易让观众回忆起选手所挑战的项目,进而对选手产生印象。比如“中国雨人”周玮、“魔方狂人”贾立平、“超级找茬王”郑才千、“听风者”艾晓娃、“暗夜蜘蛛侠”李童星、“闪电速配王”王峰、“雷达少年”倪志强、“人眼扫描仪”黄金东、“指纹神探”吴天胜、“密码终结者”刘鸿志、“超人老师”杨冠新、“二进制神童”李云龙、“数独女孩”孙彻然……每个选手被冠以清晰的标签,每个标签也霸气十足,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每期节目中都会选择一两个选手,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重点打造,制造话题。比如,被冠以“中国雨人”的周玮,曾被鉴定为“智障”,在节目中展示出超强的心算能力,让人们惊叹不已,引发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生活学习成长的关注。“暗夜蜘蛛侠”李童星在挑战盲攀成功后,为了家庭宣布决定放弃自己的攀岩事业,也引发了观众对他面对现实生活压力和坚持梦想之间的无奈选择的感同身受。在中意对决PK赛中,12岁选手李云龙与同龄意大利少年安德烈的对是最有戏剧性的。在比赛中,李云龙一度情绪失控哭得瘫在座位上站不起来,反复重复“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李云龙以为自己已经失败、不禁失声痛哭的场景,让观众觉得他过于在乎比赛的输赢。虽然李云龙最后赢得了比赛,但是对比中外两个少年的成长状态,让人感慨万千,同时也引发观众对其父亲李勇教育方式的质疑与热议。

  节目制作:道具精美绝伦,剪辑跌宕起伏

  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舞台呈现尤为重要。《最强大脑》节目制作精美,尤其是打造的“最强道具”堪称目前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最豪华道具,据说节目制作方为此投入1/3的节目经费。“最强道具”在节目营造视觉效果方面功不可没。科学类节目的最大制作难点就是展现复杂的科学原理,或者进行科学验证。尤其是对于复杂抽象的脑部活动,将其可视化地展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节目制作方独具匠心地运用新颖前沿的电视展现手段,利用精美炫目的道具呈现,形象化地展示选手所要挑战的脑力项目,将复杂的科学知识拆解为简单易懂的视听体验,挑战项目成败的结果让观众一目了然。

  除了满足节目内容上的需要,为了营造奇观式的视觉效果,《最强大脑》制作的每一个道具都相当精致,这也让节目的视觉效果更富于感染力,从而突出了每一个挑战项目的主题内容。如第一期由5000个魔方组成3×3米的魔方墙,是由8个专业魔方师花五天时间搭建起来的,每个魔方都要经过调整、校对后再在有机玻璃墙面上进行排列组合。等到中外PK赛的时候,则增加到7000个魔方组成4×3米的魔方墙;300个鸡蛋一字排开“从天而降”;60张韩国小姐自由排列合并的1770幅合成脸;23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实景沙盘,摄像机从沙盘一侧近景连续拍摄,让观众感觉仿佛从实景中“飞”过……为了达到最好的视觉呈现效果,有的道具甚至需要准备数月。如101只斑点狗来自全国近10个省份,并在深圳训犬学校培训了三个月。32对同卵双胞胎,50对新郎新娘,100个肌肉型男也都花费了制作方很多时间去寻找安排。花费了近3个月的《笛子演奏会》、《维纳斯与战神》、《贩卖孩子的商人》等6幅著名油画(放大过的印刷品),一幅幅完整的油画在一瞬间被“粉碎”成2231个碎片,震撼的视觉效果让在场所有的人发出“哇”的惊呼声……所有的道具都在视觉上“秒杀”观众。这些“道具”一方面承担着题目内容的功能,另一方面超炫的道具出场方式增加了节目的仪式感,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节目VCR制作精良,剪辑节奏跌宕起伏。

  节目中每个选手的导视片风格迥然不同,都很好地展现了选手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同时也设置一些悬念,如介绍周玮的VCR,先借村民之口说出他的与众不同,让观众产生好奇,进而引起对这个选手的关注。国外的选手介绍VCR更加有大片的风格,如德国选手鲍里斯的人物展现很有英剧《神探夏洛克》的风格。节目的宣传片和挑战规则介绍片也借鉴了原版漫画的形式,很有故事性,风格也更多元。对于选手挑战过程环节的后期剪辑,对过程较短的挑战项目做了慢放、重复播放,穿插了嘉宾、观众、亲友、乃至主持人的表情特写,以及抓拍到选手的表情。同时也采用“现场追述”,穿插选手、嘉宾、亲友等人的场外采访,对场上选手的表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每位选手能否晋级的过程也都拉长,增加过程感,形成情感上的延宕,放大悬念,让观众有所期待并有代入感,进一步勾住观众的心。

  节目宣传:多屏联动互动,进行整合营销

  《最强大脑》非常注重节目宣传,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多渠道进行整合营销。首先,利用自身电视播出平台优势,滚动播出节目宣传片,包括总宣传片、明星宣传片、重点选手宣传片、报名方式宣传片、中外对决预告片、下集节目预告片、赛事阶段预告片,形成持续不断的宣传效果。其次,PPTV聚力独揽该节目的网络独播权,满足网友的收看节目方式习惯的需求。此外,节目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设计了App应用与观众进行热点和互动。打造诸如Mr.Brain、“让科学流行起来”、大脑培养等专属话题,在互联网上形成热词。制作了同名的游戏,便于观众参与互动,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另外,在台网联动方面,江苏卫视与国内最专业的科普网站“果壳网”合作,开通了果壳网选手报名渠道和并得到专家资源的支持。

  节目不足:科学解读不足,现实意义不明

  毫无疑问,《最强大脑》是电视节目又一次新的尝试,拓宽了娱乐节目的边界,提高了娱乐节目的层次,符合当下电视节目创新趋势,也满足了竞争差异化的需要。在娱乐节目中增加了科学元素,关注了脑科学这样小众化的内容,通过新奇、有趣、权威的节目形式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学、热爱科学。但从节目本质上来看,它还是一档娱乐节目,科学在节目中所占比重不大,节目虽然引起了观众对科学的关注,但是节目中对科学知识的传递不多,解读也不是很充分,经常流于表面,还是冠以“科学”之名,娱乐之实。

  节目中选手并没有展现出除了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外的脑力,创新力与创造力并无体现。虽然节目为了制造话题将周玮冠以“中国爱因斯坦”,但是却忽视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绝不仅仅拥有一颗高智商的大脑,而是其大脑所带来的非凡创造力,并将这种脑力转化为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而能将非凡脑力能够转化为创造力的人才正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最急缺的。节目中选手所展现的超强脑力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很多人的天赋背后有着多年训练的经历,如果这种超强脑力仅仅用来单纯地吸引观众眼球,而无法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或者惠及更多的普通人,便无太多现实意义。

  《最强大脑》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取得了很多成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说,在节目中“科学”沦为了娱乐的附庸。除了达到吸引观众,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热情的目的外,如果《最强大脑》想真正以科学类电视节目“安身立命”的话,未来如何能够帮助普通人提高能力应该成为一个着力点,而不仅仅陷入一个“脑力怪咖秀”,让观众对选手的超强脑力感到望尘莫及,望洋兴叹,进而对科学叹为观止。

  毋庸置疑,《最强大脑》让电视人看到了科学并非高冷话题,观众对科学也绝非没有收看兴趣,关键是用何种表达方式来吸引观众。《最强大脑》的成功之道就是将抽象的脑力这样的科学内容视觉化,借助“人”和道具这样的中介变成了思维视觉化、行为过程化、过程悬念化的“真人秀”,从而让多年来电视媒体欲加表现,但又尚未充分挖掘潜力的科学类内容焕发了光彩,为电视节目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只要充分利用传播规律,创新制作思路,采用适合的表现方式,电视节目中的传统内容也能做出新意,电视节目制作也能走出一条崭新的创作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吴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