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新课改,语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9-02 13:38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更自由、更符合自然的可持续性地发展。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新课改中的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使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

  关键词: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师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它让广大教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必须积极寻求高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及时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教学中又该如何定位呢?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是勿庸置疑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此时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然而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很显然,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一旦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不难教了。例如:在一篇课文中出现“发现”和“发明”两个词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区分这两个词语呢?我先叫两名学生分别给这两个词语造句,然后从这两个句子入手,让他们说说两个词语的区别,结果他们说得都很好,记得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发现”是本来就有的东西,但别人没有看到或找到,而我找到了;“发明”则是本来没有的东西`,被我做出来了。这时我适时介入:“本来没有的东西你却做出来了,这就是创造。创造新事物就是发明。你说得太好了,老师希望你以后也能有所发明。”在我的声声表扬及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中,他得意地坐下了。在区分这两个词语的教学中,我没有做过多讲解,仅仅引导学生通过句子来区分理解,教学效果却是以往反复讲授、强调的百倍。

  因此,在教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及时转换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轻松教学的首要条件。

  2、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因此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新教材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每篇课文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因此只有精心设计教法,并创造性地施教,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所学知识中来。记得在教授一篇有关电脑的课文时,我首先提问:“在所有的课程里,你们最喜欢哪一门课?”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计算机课。”“那电脑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可以上网聊天,购物。”有的说:“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还有的说:“可以查找资料。”“是啊,电脑的普及使用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了解更多有关电脑的知识呢?”我不失时机地问,“想”,所有学生齐声喊道。“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我由此导入新课。在随后的自学中,我让他们以表格的形式填写:电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等等内容。结果他们填写得都十分准确。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一旦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3、要善于运用赏识性语言,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他是优生而处处偏袒,也不因他是差生而时时贬低。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那么,学生就是花园里一株株芬芳娇艳的花朵,难道我们会因为它很难培育而置之不理,任由风吹雨打,花叶飘零?当然不会,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赏识性语言,尤其在对待差生时,请大声说些:“你真棒,你很聪明”之类的话。有了你的赞赏和肯定,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这时你也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象我们所想得那么差。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观摩教学活动,其中一位教师的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堂课上,对每一位学生的作答,她都及时予以评价:“你说得很好”“太棒了”“真不错”``````听到这样的表扬,即便是作为旁听者的我,都觉得心情为之一畅,更别说那些被表扬的学生,我看见他们坐下时都是一副洋洋自得,十分满足的表情。想必这就是“阳光洒满心房”的感觉吧。

  学会运用赏识性语言,最大程度挖掘学生内在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信地抬起头来走路。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很努力。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渐进过程,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试想教师如果天天提倡、时时督促学生课前要做什么,上课时要怎样做,课后又要做什么,那么要不了一个月,学生就自然而然知道该怎样做了,也不需要教师再强调了,因为他已经习惯这样做了。记得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所以说习惯不难养成,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尤为关键旳。

  “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所以,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至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

  (2)自学的习惯;

  (3)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4)多张嘴,勤动手的习惯;

  (5)善于积累好词佳句并灵活运用的习惯;

  (6)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当然,教学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相信在新课改的滚滚浪潮中,每一位教师都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1]李俊英.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01)

  [2]冯胜格.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大众.2007(08)

  王贵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