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对策研究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育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2 15:23
摘要:环境通常来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本文中涉及的物质、人文、科研、社团则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点。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格,激励学生奋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育人作用
一、净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必要性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加起来的需求总量。校园文化环境,通常我们是指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它是一种外部条件,与校园文化紧紧相联。如何做到净化校文化环境,对培养新型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曾指出:“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要积极抵制一些低俗的文化、消极的文化、腐朽的文化进入校园,要把校园文化引向高雅、脱俗的方向,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由此来看,中共中央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净化校园环境的必要性。
二、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作用。学校领导、老师应该通过打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心理平衡的影响
学生到学校来不是一味盲目追求知识的学习,他在学校呆的时间越长,对学校的校园环境要求就会越高,由此来说,校园的功能也会由单一的学习场所转化为培养知识能力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会追求校园文化环境是否具备艺术的气息,是否具备安静的条件,是否具备实用舒适的场地等。而这些恰好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学校垃圾满地,校园环境极其简陋,杂乱无章,就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满意感和存在感顿时存无,产生失重的感觉。
2、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校园文化环境影响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产生,影响自身的行为习惯。在虫鸟鸣叫、干净优美的校园内,学生是不会出现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在书香满园,新旧时代建筑物充斥的校园内,学生也不会出现大声嘶吼,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所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对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又可以促使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3、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
校园里角落的每一处花园设计,每一栋建筑物的设计,每一个雕塑的摆放,都时刻带有这个学校领导对学生的教育目的要求。所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些文化信息源,都能体现并促使学生智力的开发,让学生在校园内吸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自身文化素质。
4、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校的物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加入,让学生耳目一新,带来了时代的变化。例如:一些建筑类高校的学生画图就可以摆脱纸张,可以在电脑上画出模型图,简单而快捷。新时代,学校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多,方法也多元化。
三、净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对策
校园文化环境具备隐形育人功能,而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形成对学校的价值认同感。具体在本文中,个人认为从物质环境、学术环境、社团环境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品位和人文气息,营造一个充分体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良好育人环境。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特色”为起点,建构物质文化环境
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渗透着一定的审美文化,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能催人奋进,助人自律。由此来说,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能使学生产生持久、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起观念和道德的变化。
建构物质文化环境,就是要在“特色”上做文章,做好教育、文体、服务设施的建设。利用烘托、对比等手法,使校园的绿化和建筑和谐一致,主次分明。总的来说,把功能区、景点、景物合理进行规划,做到“线”要整齐,“面”要宽敞,“点”要优雅,体现高校庄重、深邃、活泼的特点。所以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领导应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各种齐全、先进的服务设施、教学设施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才能在校园内开展多学科文化知识和多种类的文化娱乐打下物质基础。
2、以“个性”和“共性”为重点,建构学术文化环境
学术文化是各大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在现代社会,知识能转化成生产、消费、应用。我们在建设学术文化环境的同时,在学术传统的“共性”上,首先要考虑学校的“个性”,要重视整体学术队伍的建设,培养学术科研团队领军人物。当然,学校在培养教师的科研队伍上,并不是让其埋头苦干干科研,而是要引领一种学术氛围,要带上学生,培养学生养成刻苦钻研的研究精神。挖掘学生潜力,让其把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开拓思路,丰富知识,提升素养。当然,学校除了培养教师科研队伍和学生科研队伍以外,还更应该配备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在申请各项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答辩,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要体现正确的导向,建立健全公开、公正的评价制度,禁止以数量多,质量差,甚至弄虚作假的一些现象出现。
3、以“社团”为中心,建构社团文化环境
社团文化在各大学校都大量存在,它是根据相同兴趣爱好组成的打破班级制度而形成一些学生团体,能在学生群众中引起学生自主、全方位、多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由此来说,建设和发展高校社团文化,可以繁荣校园文化,也能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高校在积极筹备和扶持新兴社团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要创办高质量的社团,如果在一个社团中,没有做出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形成良好氛围的社团,大可不必出现和存在。二是要加强考核与管理。社团文化环境建设,要严格加强制度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注重考核,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审批,要注重实践经验和社团文化形象的树立。三是要让社团发挥应有的作用。社团文化环境的建设就是要靠社团能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出一份力,依靠自身优势,开展创新性的一些课外活动,让学校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仲波.大学校园文化浅论【J】,教育评论,1987.04)
龚绍波 郭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