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苹果”西红柿的欧洲往事

  番茄是国人喜闻乐见的蔬果之一。在我们常见的番茄炒鸡蛋、番茄汤等菜肴中,番茄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可谁想到,番茄在雄鸡版图上传开和普及,仅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事。

  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从名字上看便知道是从外国传入的作物。番茄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茄科,起源于美洲靠近赤道处的安第斯山山麓。秘鲁、波利维利亚、厄瓜多尔等地,至今仍有大面积的野生种分布。番茄经过长期驯化才可以食用,其栽培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早已广泛食用和栽培。在欧洲人到来前,番茄的栽培和食用已从中美洲普及到南美洲的广大地区。番茄果实比较独特,既可生吃又可熟食,既可作蔬菜又可当水果。

  大约在1532年,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将番茄带回西班牙、葡萄牙,1544年传入意大利,1575年传入英国,16世纪80年代传入德国、北欧各国,并逐步传遍中欧各国。在意大利,番茄最初被叫作“金苹果”,因为当时的番茄多呈橙黄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欧洲人认为番茄可能有毒,甚至含有类似东方春药中的催欲素,所以法国曾把它叫作“爱欲苹果”。16-17世纪,番茄只被当做观赏植物、药物,出现在庭院、花园、植物园和大草本植物的标本中。当时欧洲人还叫它“狼桃”,意为只有狼才敢去吃。由于当时番茄多是黄色和人们对它的误解,所以番茄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栽培品种。后来经过欧洲农艺家的进一步改良培育,番茄才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香甜、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红柿”。

  欧洲最早的食用记录,见于1608年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医院购买食品的账单中,18世纪后期,欧洲才开始把番茄作为蔬果进行大田栽培。1768年,欧洲植物学家米勒首次做了番茄的植物学描述,对它进行分类和定名。俄国在1780年法国流亡者子圣多明各把番茄带入美国东部城市费城,19世纪以来才在美国普及和逐渐食用,1830年始有人公开做销售食用番茄的广告。

  17世纪初中叶,西班牙人将番茄经太平洋传入菲律宾,1650年在马来西亚的东部已有种植,以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18世纪初叶番茄传入日本,日本农学家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已有番茄的记载。但其来自中国还是南洋尚不明确。

  中国种植的西红柿,可能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传教士从欧洲经沿海传入。虽然番茄传入中国较早,但它也长期只被当做观赏和药用植物,而未能进行大田种植来供人食用。清代光绪年间,北京农事试验场开始种植番茄,并作食用菜果推广。到了20世纪初即民国以来,又在一些城市郊区试着栽培销售食用。但民国时代,由于传统习惯,番茄的食用和大田种植推广不开。50年代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番茄的栽培食用和多种利用才得到大规模推广和普及。如今番茄成了全世界最常见的蔬果之一,我国的番茄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消费量则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园艺家们又培养发展出一种小西红柿,也叫“樱桃小番茄”,专供人们在茶余饭后作为水果食用。

  文/张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