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族道德规范教育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族道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0 10:12
道德规范一般是经过思想家的概括和总结,并通过一定思想形式和社会途径变为人们共同的行为标准,并指导大家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所以,道德规范是客观要求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民族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共同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用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利益关系的标准,以一定的风俗、习惯、传统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人们要求和共识的行为准则。①
一、民族道德规范内容
民族道德规范内容丰富,对民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公德要求
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普遍提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讲文明、有礼貌、热情好客、与人为善、勤俭持家等,这就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要求。这些要求,在保持各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可避免要与他人和群体打交道。与此相适应,社会当中也产生了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公正平等、互助友爱、扶危济困、有难帮助、见义勇为等。这些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在民族社会中有效地协调和处理了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政治道德规范
我国各民族基本上都把热爱祖国、反对侵略、共抵外辱、德威并治、民族团结、和睦共处作为其政治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在维护并巩固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权利、政治制度和政治民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四)个人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
任何一个民族对其成员的道德都是有要求的,也大抵相似。主要包括:善良正直、诚实信用、勤劳勇敢、有责任心、有良心等,几乎是每个民族都推崇的个人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也可以看成是民族社会要求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品德。
二、民族道德规范的教育意义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道德境界等诸多方面施加系统的影响,使社会中的个体成员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履行自己对社会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②
民族道德在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有着自发性、权威性、交融性、稳定性等特点,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也有着很强的功能。从民族道德规范内容可以看出,民族道德规范有着调节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但更为重要的便是教育功能
进行民族道德规范教育,提高民族道德水平或境界,就能在良好民族道德的定向、调控、推动下予以正确解决,促进个体人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对于青少年来说,民族道德规范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民族道德规范的教育方法
(一)坚持以德育人,言传身教
少数民族地区“以德育人,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而各具特色。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长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正确的思想言行去影响和感化孩子。孔子在《论语》中也早有论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如回族家庭注重培养孩子互相帮助、吃苦耐劳、勤俭的道德品行。仡佬族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是通过日常活动,从小树立道德观念,例如要求子女勤于劳作,反对好吃懒做,教育子女偷摸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在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身体力行无需赘言,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的镜子,反映了家庭的传统和现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当代教育所提倡的平等、民主观念广泛宣传,把灌输与交流相结合,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明辨是非,除恶扬善。
(二)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
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他们认识到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多么的珍贵,进而乐于传承和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是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任何民族都不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与其他文化融合程度过高而消失殆尽,而是希望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先进的文化精髓,丰富和拓展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这种与时俱进的观念也对少数民族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加强本民族英雄主义教育
民族道德是个体道德的关系集合体,也是民族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有机系统。维护民族利益,崇尚助人为乐,反对损人利己,甚至在民族迁徙征战过程中,具有死而无憾的英雄气概,生存生活具有了崇高的意义。因此,民族道德具有了物质生活的意义和精神生活的意义、个人的意义和社会的意义。民族道德中的道德主体之间关系的意义具有了深刻的含义,提升和标示着各民族社会生活的文化、文明和进程。
(四)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德规范教育是否有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会民族道德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支持学生参加民族节日等重大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鼓励他们参加社会主流文化活动,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提倡他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观念。
综上所述,民族道德规范是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方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机制和平台。民族道德规范教育是民族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也是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少数民族的道德规范传承需要教育来实现。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传承少数民族道德规范,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王军.教育民族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241.
②曲木铁西.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79.
参考文献:
[1]高力.民族伦理学引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军.教育民族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曲木铁西.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3.
柴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