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江江豚

  长江中有两类哺乳类动物,江豚与白鳍豚,可惜的是早在2006年白鳍豚被宣布为技术性的灭绝了,随着白鳍豚的灭绝同时有不少的鱼类一并消失了,例如白鲟鱼、鲥鱼等珍贵的鱼类,还有许多鱼面临危险如哲罗鲑、扬子鳄、达氏鲟、大鲵等。而长江江豚的数量也日趋减少,预计长江江豚在10年后也将步上白鳍豚一样灭绝的后尘。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已减少到了1000多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导致江豚与白鳍豚数量的减少甚至是灭亡的主要因素在于我们人类。我们的人类活动大大的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好在有些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了长江江豚的保护,避免了悲剧的再次发生。

  使江豚总数减少的原因有航运、渔业活动、污染、水工建设。航运不仅侵占豚类生存空间,干扰豚类声纳系统,还造成对豚类的直接伤害。污染使饲料鱼类资源减少,危害了豚类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也对他们造成了直接伤害。水利工程则改变了豚类的栖息地质量,影响了种群迁移交流,直接对豚类造成了伤害,如航道爆破使不少豚类受伤或死亡。而渔业活动破坏豚类饵料渔业资源,许多渔民为了捕获更多的鱼不惜违法捕鱼,使用电网之类的工具给豚类带来的不少的伤害。

  12年的报道无疑不再揭示人类活动对豚类的影响之大。据12年荆州的报道洞庭湖死亡江豚解剖结果:一头遭电杀一头被绞死。一头死亡的江豚嘴里含着一条30厘米长的鱼,胃里还有一条完整的鱼;一头江豚的头被削平,身体溃烂不堪。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鳍豚馆里,两头江豚尸体躺在标本馆解剖室,体表发黑,黏稠的污水不断渗出,发出刺鼻气味。专家从外观及腐烂程度判断,这两头江豚至少死亡一周以上。这两头江豚都是雄性,生前十分健壮,体长分别是1.56米和1.50米。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谢拥军专程运送江豚尸体来武汉,他说,从3月3日开始,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已经有12头江豚死亡,而其中有9头集中在一个星期内被发现。据悉,发现江豚死亡最多的地段岳阳鹿角鲇鱼口水湾并不是江豚死亡的第一现场,很可能是江豚死亡后漂流至此。专家认为,此前洞庭湖枯水期时,江豚为了觅食游入浅水湖汊,渔民用来捕鱼的围堰阻挡了江豚回到湖里的道路。近日降水增多水位上涨,搁浅的江豚死后顺流冲到下游。这篇文章提示我们保护江豚的重要性。

  长江江豚的保护目标分别是,近期目标:尽快减缓种群衰退;最终目标:最终阻止物种灭绝。解决方法有自然、半自然迁地保护(适合半自然保种种群),自然栖息地保护和人工环境繁育(适合人工保种群体)。如今迁地保护的方法已经开始实行,如天鹅洲故道和何王庙故道就有保护江豚的行动。

  位于荆州石首境内的长江北部中游的下荆江河段,总面积70平方千米,是长江故道,也是长江中下游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湿地。天鹅洲湿地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外围长约40千米的大堤边滩、3万余亩的天鹅湖、2万余亩的天鹅岛。长江天鹅洲国家白鳍豚、江豚自然保护区和石首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这里。天鹅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水草丰茂,气候温暖湿润,是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家园。初步统计,这里拥有野生动植物品种568种,野鸟就有15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更有不少珍稀保护动物,如麋鹿、白鳍豚、江豚、天鹅、白鹭、猴面鹰、中华鲟、娃娃鱼等,是重要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白鳍豚、江豚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干流中,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珍稀保护动物,被誉为“长江女神”、“东方美人鱼”。据199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考察,长江中下游中的白鳍豚不足百头,江豚数量大约在千头左右。为了更好地拯救这些濒危物种,国务院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繁殖放养措施。

  还有不少渔民参与了江豚的保护,杨家炎出生于渔民世家三代渔民,先已56岁,拥有3个孩子,两女一子。8岁开始捕鱼,不认识字,捕了大半辈子的鱼,90年上岸,开始从事其他行业如农业。曾在84年看见过白鳍豚,参与了四头江豚的营救行动。据他描述在80年代,长江中观察不久就可以看到白鳍豚,但到90年代白鳍豚的数量大幅减少。他对于江豚的看法是认为江豚比渔民重要。现在不只是江豚数量减少,周围工厂的严重污染使得鱼类数量的大幅降少,而周围有40多户渔民,每家至少有1~2个渔民,每年下降,水污染加重,但是鱼的种类不变。

  人类活动是导致江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何避免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影响是我们目前需要考虑的最主要问题,我们应该从自身开始减少污染。

  何昱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