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现状及保护之我见

  一、基本信息

  长江江豚(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是江豚的指名亚种。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貌似海豚。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最多的有过87头在一起的记录。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1】长江江豚繁殖率及成活率均极低,雌性江豚的孕期长达11个月,且为胎生,每次生一胎,幼豚还有近6个月的哺乳期。江豚的捕食主要依靠发射声波,通过声波的反射来定位猎物。由于是哺乳动物,江豚靠肺呼吸,每隔2-3分钟需出水呼吸,最长呼吸间隔不超过6分钟。

  二、生存现状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濒危物种。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都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干流高密度、繁忙的航运输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桨成为江豚的最大威胁,洞庭湖区滥捕乱捞和非法渔具的大量使用、水质污染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等影响外,湖区大量使用的定置网具,在枯水季节占据了大量水面。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长江江豚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90年代据专家统计长江干流中约有3600头江豚,而2006年的统计表明,江豚已锐减到1200头,1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月500头江豚生活在长江干流之中,总量仅有1040头左右,已经少于大熊猫,并正在以年平均13.7%的速度下降,【2】目前专家及爱心人士为江豚保护奔走呼吁,有关部门也做出了努力,国家层面设立了3个保护区,分别是:湖北石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安徽铜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省市级别的江豚迁地或就地保护区另有7个,长江下游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也有意向设立江豚保护区,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野生江豚面临的生存困境

  1.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造成的鱼类资源衰退,直接影响到江豚的捕食。

  2.非法捕鱼使用的滚钩、电网、迷魂阵等渔具对江豚造成的误伤。

  3.水体污染造成的江豚中毒死亡。

  4.航运业对江豚捕食的影响,螺旋桨可能误伤江豚。

  5.修建水利工程、清理航道过程中采取的爆破措施对江豚的伤害及对水文的影响。

  6.采砂业破坏水体底层生态造成江豚的食物资源进一步枯竭。

  7.极端天气如雪灾对江豚生存的影响。

  四、目前的解决措施

  1.设立迁地及就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延长休渔期。

  2.人工饲养并研究江豚(进行声学、行为学、遗传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人工繁殖方面的实验研究。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江豚保护的关注。

  五、现有措施的不足

  (1)保护区的进展及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设立江豚保护区被提上议事日程。90年代建立了一批以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为代表的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机构。保护区的设立为江豚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石首国家级豚类保护区为例,1992年保护区建立时只有5头江豚。经过二十多年,保护区内江豚数量已增至45头,每年还有3至4头江豚出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的保护区,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淡水豚类保护的唯一成功范例。然而保护区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保护区的资金十分有限,3年内得到了1920万元的投资。但这远远满足不了保护江豚的资金需求。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原计划修建一座宣传展示中心,提高社会关注度,但由于资金匮乏,只能无限期推迟。同为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安徽铜陵的江豚保护区目前资金却较为充裕,已经建成一座运用多种现代手段,全方位展示江豚保护及生存现状的主体教育中心。据了解,该中心的造价就超过千万。其次,目前对于保护区的管理,单就国家级保护区而言,存在着政出多门的情况,并由此导致了上述的资金问题。仍以天鹅洲保护区和铜陵保护区为例,由于石首保护区归属渔政部门管理,而铜陵保护区归属环保部门,鉴于这两个部门本身所获上级拨款的不同以及地方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同为国家级保护区资金状况一好一坏。

  (2)关于长江及保护区休渔和渔民安置的问题

  鉴于长江鱼类资源枯竭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实行全流域休渔3年等计划,在保护区也实行全年休渔9个月的措施。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在操作层面长江以年为单位实行休渔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便是渔民安置问题。渔民世代捕鱼为生,不同于一般农民,受教育程度更低,谋生手段和本身技能更少,这都增大渔民安置的难度。渔民上岸又由于土地紧张,该地区农民人均分得耕地1.2亩,而上岸渔民只分得6分耕地,因此上岸渔民必须从事其他工作维持生计。过度捕捞一是由于渔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低,认识不足,也是由于生活压力所迫。因此要解决非法、过度捕捞问题首先要解决渔民的安置问题。而目前该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

  (3)人工繁殖的进展及问题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的江豚“晶晶”曾于2005年7月,成功实现了人工繁殖,生下雄性幼豚“淘淘”,这是世界首例人工条件下出生的淡水鲸类。目前相关专家也在进行有关人工授精的实验。据专家介绍,目前还在进行的过程中。

  六、我对江豚保护的建议

  (1)对上岸渔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网箱养殖

  只有掌握了一些技能,渔民才可能通过打工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网箱养殖不同于捕捞,对于渔业资源没有损害,反而减少了渔民对渔业的依赖。虽不是明令休渔,却收获休渔的功效。网箱养殖使渔民的收入更有保障,如果按原始的捕捞方式,纯粹靠天吃饭,渔民收入波动较大。网箱养殖使渔民每年收入更为稳定。同时又省去了风浪间的奔波之苦,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2)在国家层面建立专门负责濒危动物保护的部门,协调各区域的行动及资金划拨

  野生动物保护往往牵涉到多地、多部门存在着政出多门的问题。在保护江豚的案例中更为突出,江豚栖息地横贯长江中下游,唯有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关部门,方可协调各地,达到行动上的一致。

  长江江豚在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中扮演重要角色,保护江豚是每个人的责任。

  索引:【1】【2】摘自百度百科“长江江豚”词条及保护区相关宣传资料。

  邹瑞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