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装备保障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气象预报,气象装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0 10:56
摘要:气象装备供应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气象卫星风云卫星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后勤的支持和保障,而现代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为风云卫星提供安全、稳定的后勤保障,使我们的气象工作人员获得更加有效、准确的气象信息,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关键词:气象预报;气象装备;保障服务;维修
一、气象装备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着气象装备的全面建设,社会生产多个方面都需要气象服务,也对气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台站必须对气象保障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对复杂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不断完善气象保障预案的设置,不断改善对中期天气趋势的预测,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提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借助于以往的保障经验对复杂的天气进行保障。全台站的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数的优势,紧紧围绕保障能力提高、重大险情的处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保障经验的交流和保障技术的提升,走出一条“保障经验代代传承,稳步提高”之路。为气象台站保障能力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围绕保障能力的提高,基层台站的气象人员必须加大在三个方面的建设,具体体现在:
1.1 保障队伍的建设
预报员在气象保障中处于主导地位,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障质量的好坏和成功与否,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同时又对本站天气有充分把握的预报员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并实施成功的保障。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不仅要完成地方气象台的一些常规业务工作,并主持和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还要参与对年轻预报员的教导和帮助工作。因此,气象台的预报员队伍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要具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考虑到年龄层次、保障经验和职务高低,气象台站必须建立年龄层次合理、保障梯队分配恰当、知识结构理想的保障队伍。
1.2 保障内容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过程实际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充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的基本原理和综合预报方法的思路和基本技能,培养预报员具有从事天气预报业务能力以及进行重要天气过程总结的能力。气象保障的过程包括天气分析、天气分析与预报综合、现场把握天气的能力和决策信心等。保障的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大气环境、大气物理、大气探测等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气象保障是对这些知识的实践,所以实践是最主要的。由于气象保障自身的特点,预报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保障内容的建设,将保障的内容充分地运用到平时的保障过程加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和迅速的把握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好保障工作。
1.3 保障方法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最终目标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预防并减小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保障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有其一般性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方法。预报员在保障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个流程制作天气预报,在年轻预报员的辅导中,应该引导他们建立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的思路,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归纳判断各种气象信息、制作业务预报的能力。
二、气象保障农村服务建设
2.1 完善气象监测预警网络体系
(1)加快气象观测网建设,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2)在各级气象台站建立灾害性天气联防预警系统。实时显示本站周边台站的预警信号信息和气象要素观测实况信息,对周边站出现的剧变值自动进行报警提醒。健全台站间突发灾害天气的联防制度,发现报警或接到上游台站联防信息后,应迅速据本地情况做出反应。
2.2 开展精细化针对性服务
(1)延伸预报服务。一方面加强动力气候模式的应用研究,提高中长期预报预测能力,发布精度较高的临近天气预报。
(2)做好关键农时服务。开展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农业气象预警服务,为农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农民采取防范措施。
(3)做好重点区域服务。重点加强海上大风和雹灾害易发区强对流天气发生规律研究,提高对海上和雹灾区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做好特殊用户的服务。根据农业个性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如为运输专业户提供中长期预报服务,为蔬菜大棚专业户提供空气温度、湿度及风力预报服务。
2.3 构建立体气象信息传输网络
建立由“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让农民第一时间了解到气象信息。
(1)改进常规播发渠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加重天气趋势分析的比重。
(2)分类为农民高低端用户传送气象信息。
2.4 开展多形式气象科普宣传
一是开展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气象科技知识专题培训。二是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气象科技知识普及。三是开展面向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气象科技知识普及。
2.5 搭建服务新平台,提升气象贴近“三农”的能力
开辟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电视节目。在每天面向公众的气象预报节目之后增加一档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服务节目。
三、气象装备维修保障思考与建议
3.1 思想上加强台站人员对装备维修保障的认识
首先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气象人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特别是在思想上认识到装备保障对业务系统的重要作用,并改变传统的维修观念,改进维修手段和方式。另外,现代设备的不断更新,维修思维和观念也必须跟上技术的发展,要根据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实际,逐步完善装备维修的技术。
3.2 明确维修人员培训目标,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水平
现代设备应用自动化遥测技术,智能化程度高,且结构设计多运用模块化,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面广、理论深,而台站维修人员基本未经过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基本靠自学,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偏低,难于胜任这些现代化设备的维修保障工作,从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经常等、靠大探中心或生产厂家来人维修。
3.3 建议
可通过自学、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我站装备保障人员的技术水平。一方面要选拔一批爱岗敬业的台站技术人员,参加装备保障技术等多方面的相关培训;另一方面,邀请大探中心或者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到台站进行讲座,充实我站所有的维修力量。
参考文献
[1]汤文宁,张大伟.现代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12(4).
[2]赵伟东,张焱.现代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华章,2011,20(30).
[3]杨金红,高玉春,邵楠,等.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完善[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4,31(1).
王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