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危险与风险管理研究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 发布时间:2015-11-09 16:16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规模大等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日渐深入,土地资源开发及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如何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的风险管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西南地区常见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加强西南地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危险;风险管理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力度逐年增加,直接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且地质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从地球诞生起从未间断过。近几年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往往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不仅能够增强民众自我保护意识,还能够有效防范地质灾害。

  1、西南地区常见地质灾害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第三级地貌单元,部分居于第二、三级地貌单元过渡位置,以高原、山地及丘陵为主。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地形高差悬殊,且地质活动较为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率高,是我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区。据调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面临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滑坡

  滑坡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地貌、地层岩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多见于西南地区中、高山地区,高原、平原及丘陵等地区较少,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提供了良好的滑落空间条件[1]。由于西南地区人们多居住在平缓的古滑坡体上,因此常常遭受滑坡的危害。

  1.2 崩塌

  坚硬块状岩体作为该区域易崩塌岩体,崩塌主要集中在变质岩、碎屑岩中,占整个区域的崩塌的90%,一旦发生崩塌,将会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据数据统计,能够发现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加,且危害极大。

  1.3 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主要是地形地貌、松散物质等条件的影响。西南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地形陡峻,增加了泥石流发生几率。

  1.4 采空区

  近年来,西南地区频繁发生“天坑”现象,即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被称为采空区。由于西南地区煤矿资源较为丰富,人们大肆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过度开采地下煤炭等资源,留下的空洞和空腔,影响人们正常生活[2]。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且不利于当地经济健康发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2、加强西南地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实施责任制,消除灾害隐患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较为频繁,为此,基层政府应积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小组,坚决落实责任制,将地质防治工作层层落实,促使相关人员能够各司其职,严格落实乡镇村组责任,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及时查找灾害隐患。通过城市地质灾害调查等手段,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威胁程度,对地质灾害进行危害性评价,明确划分重点防治区及点,提高地质灾害防范针对性,制定科学、合理防范措施,实现减灾、防灾目标,从源头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2.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防灾意识

  宣传部门应结合本地常见地质灾害,加强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工作,特别是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等相关保护条例及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对自身的重要性,动员公众力量,使之参与到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当中,增强人们防灾意识,保障人们人身、财产安全。

  2.3 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针对性

  对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应贯彻落实“及早发现、预防为主”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等相关因素,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到滑坡区,在滑坡边界修建截水沟;另一方面,采取人造植被进行铺盖处理,避免地表水下渗。

  对于泥石流灾害,可以根据本地区泥石流发生规律及强度,全面、综合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形式,进行综合治理,如禁止乱砍乱伐等不良行为,加大对地面及地下资源开发单位及个人的管控力度,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降低人为水土流失[3]。

  对于采空区灾害的治理,可以采取全部充填法,彻底消除地基陈沉陷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等途径,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2.4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动态信息监控体系

  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极大支持。因此,国家应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在西南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动态信息监控体系,实现对整个西南地区地质变化情况的全面监督和控制,并通过公共平台,告知公众,通过及时、科学的预警预报地质灾害信息,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从而为西南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如利用3S技术,建立地质灾害动态空间数据库,主键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动态预测。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保障西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积极实施责任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坚持合理原则,提高地质灾害防范能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和减小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华,孙炜锋,张春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以陕西凤县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05):118-124.

  [2]张卫星,周洪建.灾害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以汶川5·12特大地震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3,(01):130-138.

  [3]易静,徐永进,杨世琦.区县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30-33.

  罗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