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字》作品中人性恶的根源的剖析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红字,纳撒尼尔·霍桑,人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0 15:04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红字》等五部长篇小说。他以本民族的文化为表现背景,细腻地展现他对人性的思考。本文主要从霍桑的生平、写作技巧和手法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来研究在他的作品《红字》中“人性恶”的根源,“罗曼司”的写作技巧在他的作品中更鲜明的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本质的探究,他的这一风格并不是19世纪浪漫主义者乐观积极地观念,而是清楚地展现和击溃人们内心世界的黑暗。并社会学批评方法从宗教上、道德上和政治上来探究“人性恶”的根源是怎么产生的。最后根据研究的发现来讲述对研究的一些启示的东西。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红字》;恶
1.引言
《红字》小说一经出版,人们对其和霍桑的研究就纷至沓来,各种各样的文学批评方法都被应用到分析当中,国内外的研究也都各抒己见,其中的异同点也都呈现给了后来的研究者们,让他们能从中择取以便更深层次的进行探索。本文将通过泰纳的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对霍桑作品《红字》中的“人性恶”这一主题进行剖析。进行此番剖析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楚的知道霍桑的思想观点的来源,也就是对“人性恶”的根源的探索。其实,在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当中,对“恶”的发现由来已久,各个时期的作家都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来展现这一主题,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作家们对“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就是无论从人性还是社会角度,都上升到了对本体之恶的探索。于是,对“人性恶”的根源探索就成为了继承前人的研究,进行了一项更具深刻意义的工作。本文在阐述以往对《红字》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从宗教上、道德上和政治上对文中“人性恶”的根源进行剖析。
2.纳撒尼尔·霍桑和《红字》
(1)纳撒尼尔·霍桑
霍桑,在美国文学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被人们公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霍桑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面临建立新国家的任务之时,美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新旧思想尖锐斗争的时代。新生的美国正如一位精力充沛,前途光明的年轻人一样,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蓬勃向上的局面。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家逐一登上文坛,形成了群星璀璨的文学繁荣局面,是为美国文学的第一次高潮--这便是文学史上所谓的“新英格兰文艺复兴”。纳撒尼尔·霍桑,以及稍后的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和诗人瓦尔特·惠特曼等,无不以其突出的建树在各自的主要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从当今的美国文坛来看,他们无愧是美国文学真正的奠基人。
(2)《红字》
他的长篇小说《红字》被认为是第一本由美国自己人写的本土小说,如今它已成传世的经典。
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海丝特只身到当时的美国后,被一个青年牧师诱骗怀孕。此事,被当地虚伪的清教徒社会视为大逆不道。当局把海丝特抓起来投入监狱,游街示众,还要其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Adultery:通奸女犯)和站在示众台上受审。在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受尽屈辱的处境中,海丝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她生活中的惟一精神支柱是抚养掌上明珠般的女儿珠儿。而获释归来,一直在暗中侦察底细的海丝特的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在给丁梅斯代尔治病中,已基本了解到了真情,并欲置丁梅斯代尔于死地。为了逃脱,海丝特跟丁梅斯代尔议定在新市长就职那天,带上孩于一同乘船到“看不到白人足迹”的地方去。但此事也被奇林渥斯识破,逃脱不成。于是,丁梅斯代尔在新市长就职那天,携海丝特和珠儿走上示众台,当众宣布了自己诱骗海丝特的事实,并死在海丝特的怀抱中。海丝特也从此得到了解放,带着珠儿远走他方。若干年后,珠儿长大成人,安了家立了业,而海丝特却一人再回到波士顿,仍带着那个红色的A字,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耻辱的红字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直至老死。
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和丁梅斯代尔(Dimmesdale)是作者极力向世人展示他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代表。
3.探究人性恶的根源
这部小说展现了“人心乃万恶之源”的观点,“人性本恶”的思想在霍桑的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就分别从“宗教上”、“道德上”和“政治上”三个方面来探讨人性“恶”的根源。
3.1 宗教上
不难知道,在《红字》这部小说中,充斥其中的都是清教徒的思想,这是在美国当时的宗教大背景下的。清教发源自基督教,属于基督教在之后产生的一个分支,在新英格兰清教社会里,那些排除感情、注重理智的清教徒们对犯罪者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方式。于是海斯特就这样被刻上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她犯了通奸罪(adultery)。并且在小说中描写了海斯特忍受着各种各样的凌辱,无法面对众人,这都是源于清教徒原有的思想。而霍桑其实是一名基督教人道主义者,他虽然具有清教主义的生活观点和行为标尺,但对这种观念持有深刻的批评态度。圣经提倡的“爱兄弟”、“爱仇敌”的仁慈教义在他的思想中深深扎根,他以人道主义者的激情“同情人性之恶,是罪者的朋友”,所有在爱情违反习俗和习俗侵犯爱情之间,霍桑认为后者更加不可饶恕。
3.2 道德上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殖民时期的旧秩序,这个社会不再是昏昏沉沉的睡谷,而是尔虞我诈,道德沦丧的名利场,社会罪恶散步各个角落。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实质上伪善残酷,他们的地位和声誉都建立在不可告人的罪恶基础上。在霍桑的眼里,人本身就是罪恶的渊薮,人类社会是不可救药和需要无休止地“净化”的,于是在他那里,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从这个无所不再“恶”入手。这种社会思想下,生动具体的社会内容被罩上了一层浓重的抽象的道德观念的迷雾。于是,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成为了导致人们之间开始互相攻击、互相诽谤的缘由,海斯特这样的女人正好是他们认为最为亵渎道德的人,也就顺其自然的遭受众人的非议和鄙夷。
3.3 政治上
在《红字》的前几个章节中,霍桑大幅描写了他所任职的地方--海关总署。于是这就导致种种政治上的因素被写进《红字》中的主题思想--人性恶。在被解职之后,霍桑开始写这部小说,小说中头几章无一不展现了当时美国政治上的一些弊病,霍桑使用他的文字进行了一一讽刺。虽然他是一位“原则上的忠实民主党人”,但他并没有像把党派政治凌驾于选择公务员智商的其他人一样罢免任何一位自由党员。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党派斗争中,两派的人员都不愿意与另外一个党派的人共事,甚至如果作为高层的话,下级出现另一党派人员的话就毫不犹豫的将其罢免。在作品中,霍桑生动地展现了对“海关”这个机构的不满:
“她即使在情绪最佳的时候也没有一丝温存。而且,或迟或早--往往会更早一些--她会把雏鹰狠摔在地,用她的利爪去抓,用她的尖喙去啄,或用她那带有倒刺的利箭去射,留下红肿的伤口。”
这是对海关大门的“一美国苍鹰标本上”的描写,他指出,那些认为苍鹰胸脯具有“鸭绒枕头般的柔软惬意”的人是错的,恰恰相反的是,这只禽鸟要告诫人们,这里不是擅自闯入的,这就造成了原本国家设立的这个机构是为人服务的,反而让人望而却步,于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就异化了,久而久之,人们心生愤怒、不满,直接导致人性走向恶的方向。
另外,海关总署内部更是不堪入目,各个官员每日吃饭、睡觉外,他们显现不出任何存在的迹象。霍桑所处当时的美国那些上层官员仍然承袭着来自大西洋彼岸--英国王室贵族的风气,他们自封贵族,高高在上,束缚和禁锢下层百姓的思想和自由,于是导致人人都趋炎附势,对贵族人士唯唯诺诺、阿谀奉承,这样的人性恶显露无遗。
4.结语
霍桑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罗曼史”和书中散步各处的“象征”,对“人性恶”的主题给出自己独到的解释,对他来说世上一切罪恶皆根源于人们心中之恶,而且罪恶不仅存在于人自己的心灵深处,还会遗传下去,殃及子孙后代。而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红字》更为贴切,社会是一个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文学创作,或多或少将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泰纳的“三因素”说更是如此,“种族”上,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而宗教就可以给人带来信仰,于是可以对霍桑的身世和其持有的宗教观念来分析;“时代”与“背景”则与社会脱不了关系的,社会学理论的应用就更好的对作品进行更深的解析。作为清教徒,霍桑并没有摆脱清教教义的束缚,虽然他所持有的观点与其有所不同,但原有的宗旨还有所保留的,而当时的美国国情和社会状况,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霍桑身处其中,便在作品中一一呈现出来。社会很多因素自然而然的制约着人们心灵深处,也许还有除了宗教和道德还有其他等等相关的因素。这就启发我们更进一步的进行探索研究,给读者呈现一个更完整的“霍桑”及其作品。
参考文献:
[1]Bell Michael Davitt. Hawthorne and the Historical Romance of New England.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2]Bloom Harold. Nathaniel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6.
[3]Charles Swann. Nathaniel Hawthorne,Tradition and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
[5]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 New York: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1991
[6]Nathaniel Hawthorn. The Scarlet Letter.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1850
[7]常耀信(Chang Yaoxin)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8]程爱民(Chen Aimin)美国史学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房龙(Fang Long)圣经的故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10]方文开(Fang Wenkai)人性自然精神家园--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霍桑(Hawthorne)红字[M]苏福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年.
[12]金莉(Jin Li)美国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13]泰纳(Taine)艺术哲学[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14]SociologicalCriticism.[EB/OL].We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ciologicalcriticism.[2015-8-1]
刘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