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隆尧秧歌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隆尧秧歌,传统文化
  • 发布时间:2015-11-10 09:55

  摘要:隆尧秧歌发源于河北省隆尧县,属于隆尧县地方剧种,隆尧秧歌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隆尧秧歌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从文武结合时期的隆尧秧歌谈起,进一步分析了隆尧秧歌的研究价值,重点从语言美、器乐美、形式美等方面探讨了隆尧秧歌的美学价值,并且研究了隆尧秧歌的发展与保护价值以及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隆尧秧歌;发展革新;伴奏模式;保护价值

  引言

  河北省隆尧县乃唐风尧韵之地,著名的“尧山文化”即发源于此。隆尧秧歌是隆尧县的地方剧种,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但是,近年来,这种地方传统文化形式却处在时代发展的边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以及保护。隆尧秧歌的伴奏模式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武场伴奏是其主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隆尧秧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取得新的发展。当前,隆尧秧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走上了文武并举的伴奏模式,以求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隆尧秧歌的生命力。

  一、文武结合时期的隆尧秧歌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隆尧秧歌的伴奏乐器也发生了新的改变,这是地方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隆尧秧歌必须有文场伴奏才能参加演出。而在戏曲的武场伴奏中,打击类乐器是其基本乐器,因为这类的乐器不存在固定音高,所以演员只能根据自己的发音起调,这就使得在演唱同一出戏时,不同人的演唱调高各不相同,缺乏表演的一致性。在戏曲演出中如果全用武场乐器进行伴奏的话,就会显得没有滋味,表现力明显不足,因此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另一方面,随着使得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秧歌剧种,这些秧歌剧的唱词与唱腔和以前的秧歌相比,有着实质性的变化,因此秧歌剧的伴奏模式必须改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北省的南部地区逐渐流行起京剧、评剧和梆子剧等形式的剧种,那个时期对隆尧秧歌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的秧歌剧团添加了文乐伴奏形式,后来经过不断地创新实践和改进提高,最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从此,隆尧秧歌有了文场伴奏,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质的飞跃,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隆尧秧歌也因此进入了十年鼎盛时期,当时无论是从班社的数量上,还是从名家名段的数量上,也无论是从秧歌剧本的数量上,还是秧歌的内容上,都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隆尧秧歌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分析

  (一)隆尧秧歌的美学价值

  1、语言之美

  隆尧人对隆尧秧歌情有独钟,因为它的每一句唱词都是那么亲切,诉说着家长里短和世间人情,那动人的旋律耳熟能详。当地的老百姓对戏剧内容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唱词中的语言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例如,在《跑沙滩》中公堂对绣鞋一场,蓉姐对绣鞋描画的那一段唱词中,每一句都用到了儿化音,整个唱词转韵非常自然,而且长短句的运用显得层次丰富,似说似唱的风格使词语显得非常活泼,表达百姓生活的情趣,使人物的性格被充分地刻画出来。

  2、器乐之美

  在隆尧秧歌的武场伴奏时期,伴奏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伴奏的快慢与强弱反映了戏曲的内容需求以及人物情感。在武场伴奏中,打节奏有时也是在打感情。同样是打板,其节奏的快慢和强弱表达着人物的不同心理变化,也表达着人物的不同性格。例如,在《秦香莲》剧中,一开场就是锣鼓伴奏,这就使观众感到一种威严肃穆的气氛,当陈世美来到公堂上与包拯寒暄后,随着双方哈哈大笑,鼓乐一起,镲声一奏,表达了两人两心的特殊境况。这种武场伴奏模式,能够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形象,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而且还配合唱腔起到衬托的作用。因此,武场伴奏模式与整个舞台的精气神有机结合,使艺术表演在舞台上显得更加丰满有形。

  3、形式之美

  隆尧秧歌的场上演员比较少,演出行头也非常简陋,所用道具用几个包袱即可装下,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包袱戏。秧歌演出以简洁的形式塑造当时的社会人物,并以简洁的语言和无从谈起的舞台布景、化妆道具等阐述着各种各样的戏剧事件。在伴奏的选择上,由于大部分剧目仍使用武场伴奏,但有时也会根据需要加上文场乐器,而不拘一格、灵活善变。简洁灵活是隆尧秧歌的特点,而这也正是其内在之美。

  (二)隆尧秧歌的保护发展与对策探讨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资金用于隆尧秧歌的保护和发展。现存的文化遗产,大都自给自足,自筹自支。而当代人对于这些古老艺术的淡漠,也加剧了他们的消亡进程。经济拮据,资金不足,发展便无从谈起。通过对隆尧秧歌的深入调查发现:自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隆尧县委、县政府也十分关注秧歌的发展,但没有实质性的资金投入。县秧歌剧团演职人员30余人,只有两三人有生活保障,其余全是半农半艺,所以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在一起共谋秧歌的发展。这样的现状对于隆尧秧歌来说,创新发展是有相当难度的。

  2、保护隆尧秧歌关键是传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现在的人们对秧歌剧逐渐失去的兴趣,这就使得隆尧秧歌被边缘化,文化传承已经成为隆尧秧歌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需要有人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剧现实面临的问题就是缺乏传承人,以前的艺人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或者半放弃这种艺术,选择另谋出路。而后辈人也不愿从事这样的民间艺术,这就造成了传承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隆尧秧歌必须经过新的改革创新,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3、加大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措施。现代文明对于新生一代影响深重,而对于传统文化则全无兴趣。正是这新生一代,却担负着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曾深刻指出:对传统文化最可怕的颠覆是民众对自己文化的忽略、遗忘与背弃。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到年轻一代怎样地追捧明星,热衷于洋节日,羡慕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说,东西文化并不对立,都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根源。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引导他们怎样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留下来的几千年文明,留住我们民族的根。

  吕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