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放水文”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的作用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海绵城市,城市水文,开放水文,水文监测
  • 发布时间:2015-11-09 15:05

  --以江西省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例

  摘要:作为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萍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减少和消除内涝灾害,减少面源污染对城市河道、内湖的不利影响,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都有积极意义。解决好萍乡水资源匮乏、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老区城市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等相关问题,把萍乡建设成为独具江南特色的新型“海绵城市”,为全省、全国做出示范。在萍乡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水文人理应担负起“尖兵”使命,以“开放水文”强力助推“海绵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试图对“开放水文”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的作用经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水文试点;开放水文;水文监测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建设概念。海绵城市遇到降雨时,能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①。“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分三年进行,每个“海绵城市”每年可获国家资金4亿元,如果建设效果良好,还可获得国家相应的奖励。“海绵城市”核心是水。萍乡应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水文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水文支撑作用,以“开放水文”强力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萍乡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将以新城、老城结合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选取老城内易受洪涝影响区域作为老城试点,选取新城区商务中心与行政办公中心区域作为新城试点,综合考虑萍乡市客观条件和城市开发建设基础,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的目标,该市申报的试点项目包括建筑与小区海绵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海绵建设工程、厂网改造、城市水系防洪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涵养工程、监测与管控能力工程六大类,总投资46亿。

  一、依托防洪生态治理工程,开展城市防洪、排涝监测

  萍水河、五丰河是担负着萍乡市城市防洪安全的两条主要河流,另外,白源河、蚂蝗河常年发生内涝,造成严重危害。按照国家防洪标准,萍水河段应全面达到50年一遇标准;五丰河、白源河、蚂蝗河重要河段应达到20年一遇标准。目前萍水河大部分地段只达到防御10-15年一遇洪水标准,而五丰河和白源河、蚂蝗河在10年以下。“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拟通过堤防加固、河槽整治、岸线防护、新建河道内构筑物等工程措施,将萍水河主河道防洪标准按照50年一遇洪水设防,五丰河、白源河、蚂蝗河按照20年一遇洪水设防。对萍水河、五丰河、百源河、蚂蝗河进行河道清淤,拓宽河道,进行生态整治。依托“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防洪生态治理工程,城市水文试点应开展城市防洪、排涝监测。

  二、依托建筑小区海绵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海绵建设工程、公园绿地广场海绵建设工程、雨污管网建设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开展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

  萍乡市春夏大雨和暴雨较多,城市道路较多使用不透水路面,且周边绿化带比例较低,标高一般高于道路标高,造成雨水向路中央汇集不宜排走,短时间即可造成城市路面积水,且老城区仍以雨污合流排水体制为主。“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拟通过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技术,将起到削减峰值流量和延缓峰现时间的作用。在新城区建设时,结合道路和管网扩建工程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②。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新城区严格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在易涝地区、低洼积水点进行排水设施提标改造和雨水泵站建设等工程。依托“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建筑小区海绵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海绵建设工程、公园绿地广场海绵建设工程、雨污管网建设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城市水文试点应开展开展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

  三、依托生态涵养工程,开展城市水生态监测

  萍乡“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拟通过以公园大型绿地为主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统筹安排萍乡市生态建设,防止地表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洪涝灾害,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库。依托“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生态涵养工程,城市水文试点应开展城市水生态监测。

  四、结语

  作为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萍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减少和消除内涝灾害,减少面源污染对城市河道、内湖的不利影响,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都有积极意义。解决好萍乡水资源匮乏、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老区城市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等相关问题,把萍乡建设成为独具江南特色的新型“海绵城市”,为全省、全国做出示范。在萍乡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水文人理应担负起“尖兵”使命,以“开放水文”强力助推“海绵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01)

  ②李俊奇,刘洋,车伍,刘晓君.城市雨水减排管制与经济激励政策的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0(20)

  常婧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