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学历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健身娱乐,教练员,教学能力,运动经历
  • 发布时间:2011-09-01 08:56
  本文以目前北京市部分俱乐部的健身操教练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健身操教练员现状的了解以及学历、运动经历、教学能力上的调查,分析健身操教练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以期构建一个健身操教练员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的框架结构,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为我国健身教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从而提高我国健身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而有效地推动健身操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素质结构现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大量中文体育期刊中有关健身操教练员的学历、运动经历与教学能力三个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全国体育院校研究论文索引、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运动训练学、健身操教练员培训教材等方面的书籍,为本文提供借鉴。

  (2)调查问卷法。根据访谈和统计共对北京天瀛合气健身娱乐中心、中体倍力(金玉)、宝迪沃—英派斯(中关村)、浩沙健与美健身俱乐部(蓝黛)、奇迹健身中心(中关村店)、北京进步健身中心六家健身俱乐部的21名健身操教练员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9份,回收17份,有效问卷15份,有效问卷率为78.94%。

  (3)专家访谈法。对六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操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主要是调查他们对于目前北京市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素质结构的看法。

  (4)数理统计法。采用科学统计软件SPSS11,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以及图表绘制均使用微软电子表格MicrosoftExcel。

  二、结果与分析

  1.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基本现状

  (1)学历结构。经调查统计(见图1),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中还存在13.33%的专科学历的教练员,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占80%,具有硕士学历的教练员只有6.67%,在所调查的健身操教练员中没有博士学历的教练员。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的学历层次整体处于中间水平,高层次学历教练员匮乏。因此,健身操教练员应高度重视自身学历的提升,不断学习充电,以适应社会需求,有关部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给健身操教练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2)运动

  经历情况。运动

  经历是学员运动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经历对于健身操教练员获取知识能力,树立任教事业心和熟悉学员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教练员自身的运动经历使他们能对训练和比赛中的负荷变化、技战术运用、心理压力有更深切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指导学员进行学习、训练、竞赛。如表1所示统计数据,有3位健身操教练员的运动年限超过7年,仅为20%;而2-3年的教练员有7人,占总人数的46.67%。由于运动年限较短,对健身操技术的掌握并不扎实,一些教练员的动作很不规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学员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3)教学能力。本文对教学能力进行组织能力、教学计划制定情况、教学计划制定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在组织能力方面,随着健身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健身操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计划、组织好教学训练与比赛,通过计划、组织和激励的手段有效地控制,从而提高训练水平并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健身操表演的场面大、气势磅礴,是广大健身房会员较喜欢的锻炼方式。所以教练员们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来调控健身学员的情绪。

  针对新时期社会大环境和学员的特点,教练员对会员的指导更多地体现在了激励学员的锻炼欲望。如图2所示,在对教练员进行的调查中,有55%的教练员会采用动作示范的方式进行鼓励,调动学员的训练欲望,使其保证训练课的质量。由此可见,教练员逐渐地在从保姆式管理向管理手段调控和激励学员行为的管理方式转变。

  在教学计划制订情况方面,从图3可知,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33.33%的健身操教练员有多年教学计划,而80%的教练员有年度教学计划。说明健身操教练员制定的教学计划具有明显的年度周期性的特点,通常都以年度训练计划为组织系统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作为教学具体的实施计划,周教学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基本都有。调查说明,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缺乏对于健身操教学多年计划的制定,不利于健身操运动的系统发展。

  在制定教学计划依据的调查方面,如图4所示,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依据学员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的占总人数的80%,排在第一位;根据学习制定的任务来制定教学计划的占13.33%;凭经验随意安排的占6.67%。调查结果说明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制定教学计划比较科学、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计划经过慎重考虑,制订时具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练员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能够充分考虑学员实际,教学计划制定过于死板。

  2.提高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职业素质的措施从以上事实来看,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的素质结构存在诸多不足,己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训练对复合型教练员的要求。因此,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1)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建设。表2所示是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态度及次数的情况,调查显示近80%的教练员对参加培训的态度是端正的,他们认为教练员岗位培训是“非常重要”或是“比较重要”的。说明绝大部分教练员都对岗位培训形成了共识,都非常渴望得到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但是,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参加培训的频数却不高,大部分教练员只参加过2次或者3-5次培训,而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和参加过5次以上的人数较少。显然,一两次培训获得到的理论、实践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不能经常更新教练员自身的专业知识,那么提倡的“科学训练”也将变得不再科学。

  健身操教练员的素质结构是影响和制约北京市健身操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健身操教练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结构和执教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健身操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制度建设,从培训制度的不断完善上确保各级教练员都能得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另外,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必须从政策上入手,将健身操教练员的培训与注册工作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监管力度。

  在培训形式方面,应将“以人为本”理念深入健身操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可在培训开始之前先了解、确定参加培训的教练员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教练员目前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再按照这些方方面面安排教学内容进行培训,使教练员达到预定的岗位能力要求,提高其岗位素质及个人自身素质的修养。

  (2)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运动训练和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需要科学训练,科学训练需要高素质的教练员,而教练员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教学能力。因此,为使北京市健身操运动得以持续发展,还必须重视健身操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由以上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学历层次整体处于中间水平,高层次学历教练员匮乏;大部分教练员运动经历情况不乐观,运动年限较短;大部分健身操教练员的教龄偏短,实践经验不足。二是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依旧偏向于技术知识训练,对于理论却有所忽视,造成健身操教练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在组织方式上,教练员逐渐在从保姆式管理向管理手段调控和激励学员行为的管理方式转变;教学能力方面,大部分教练员能够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制定训练计划时能够重视恢复措施和训练过程控制。

  2.建议

  一是北京地区部分俱乐部健身操教练员综合学历和运动能力要逐步提高。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应有机地结合,以促进系统的发展,并且要认识到其发展的渐进性。

  二是健身操教练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重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是加强健身操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建设,将“以人为本”理念深入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根据本地区或单位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教练员激励机制,提高教练员的待遇,特别是完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关于健身操教练员素质结构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具体可以从扩大样本含量、打破地域限制、结合时代特征等方面着手。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文/罗利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