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理论课教学作业批改方法探讨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重要环节,教学问题,学习情况,师生
  • 发布时间:2011-09-01 10:04
  作业批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发现教学问题、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今技工学校作业批改环节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的教务部门虽然对批改作业提出每学期批改几次的要求,但有要求而没有检查,或是检查仅流于形式;作业份量偏少,现在有些课程只限于学校发的习题册;教师在讲评作业时往往敷衍了事。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值得探讨。多年的教学工作使笔者感到:教师既不能放松作业的批改,也不能一味地被压在作业堆里,使师生双方都喘不过气来,我们迫切需要从这种有害无益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要科学地发挥批改作业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首先要反复教育学生认识作业在自己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教师主要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以便进行辅导和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系统中,如果只讲不练、只练不改、只改不评,不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把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反映给老师,使老师把讲、练、改、评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对此,教师要启发、培养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心理,迫切地希望通过完成作业来检查自己的听课效果、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只有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批改才真正具备了发现问题、评价教学效果的价值。

  二、作业量应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要培养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浓厚兴趣,作业布置就必须纠正“以多制胜”的错误观点。首先,教师要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加以分析和研究,既要限制一定的量,又要涵盖必不可少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复习的时间,才能独立地、准确地完成作业。其次,通过批改讲评,给那些准确完成作业的学生带来愉快和自豪;给那些略有问题的学生带来恍然大悟的感受;对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不要随便训斥,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鼓励他们下次一定完成。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作业就不再是学生的“包袱”了。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的感悟就是:学生上课好比“摄影”,写作业好比“显像定影”,只有把作业的成份、比例、数量布置恰当,学生才能通过完成作业,使脑子里所摄的“影”更加清晰、深刻。

  三、提倡学生参与作业质量的评价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出,有的需要强化,有的需要补充,有的需要纠正。老师收作业和批改作业一定要及时,否则,学生就难以根据教师的批改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对于作业,教师更不能简单地作出“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评价,更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写在作业上或是简单地告诉他们。

  教师应从作业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启发、诱导学生去纠正错误,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

  1.学生相互批改作业

  这种办法一般用于当堂作业的检查。教育心理学实践表明,在各种学习方式中,采取当堂做作业、当堂纠正错误的方式,学生进步最快。笔者在教学中采取这种方法,效果确实比较明显。在互相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都很认真负责,他们以“批改者”的身份“逼着”自己去反复思考、认真检查。通过自己与别人答案的比较,使正确的答案得到进一步强化,错误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抑制。实践证明,互相批改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2.教师必须认真批改作业

  学生参与作业批改,并不是要减少或放弃教师对作业的批改。相反,教师为了掌握每个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接受情况,就必须认真地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这种办法适用于课余作业的批改。对于课余作业的批改,笔者也不完全包下来,而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安排来确定批改数量,有时全部批改,有时批改部分学生的作业或部分题。目的是寻找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批改作业

  即师生在课堂上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一些较难、易错的题,共同进行分析和评判,其效果比当面批改好得多。特别是通过各种答案的对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批改作业的方法多种多样,应该灵活运用。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订正、提高技巧、加深印象,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

  文/宇文灵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