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育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考招生,职高生,学习观,学习态度
  • 发布时间:2011-09-01 16:08
  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提前招生进来的。这部分学生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而职高数学的内容抽象性、逻辑性都比较强,致使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怯而止步,甚至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但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作为职高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一、职高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

  1.基础差,缺乏兴趣

  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似懂非懂;轻视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加上表达能力差,运算能力差,基本上没有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方法不当

  不积极主动思考,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复习,不会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学习能力差,思维呆板,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与要害,思维难以展开,不会灵活运用。

  二、职高生数学学习差异的成因

  1.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低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纷纷奔向普通高中。而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大多数处于中下等水平,学习习惯较差,大多数不求上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职高学生的群体素质低于一般学校的学生。

  2.数学教学本身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上往往老师讲得较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意识,使原来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加缺乏信心,从而放弃对数学继续学习的信念。

  三、针对差异,数学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能自觉地学习,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那些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断受到挫折和批评,很可能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加强学生数学基础训练

  (1)教学要由易而难。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实际,要选准起点放慢进度,热情关心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基本上能懂会做,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讲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时,首先从具体数字入手,然后过渡到一般字母的证明,进而解决有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2)重视讲练结合。职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且反应都比较慢,因此在课堂上必须采取“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学有所用,循序渐进。近几年笔者在备课时总是结合教学内容,准备足量的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利用一定时间,让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来自各个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差别较大,水平高低悬殊。因此对后进生必须要补课,个别补或集体补。对后进生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严格要求,若放弃后进生,则大面积提高职高数学教学质量将会变成一句空话。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对一些重点章节的教材内容要粗读、精读,搞清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把获取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范围内,系统化,条理化,才能促进新旧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完每一单元、每一章节都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提炼、这样理解得更加透彻。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练是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增强能力的关键。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着以练为主,按懂、会、熟、巧的顺序分阶段有计划地让学生去练、去探讨、去创新。

  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还不算长,在教师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我们摆正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位置,充分调动职业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胆改革创新,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取得长远的进步。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同行来研究职业教育,关心职业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山推技工学校)

  文/马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