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浸制标本液的配置方法改良初探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药用植物学,中药,制药,药检
  • 发布时间:2011-09-01 17:48
  《药用植物学》课程是我校中药、制药、药检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分为植物器官形态、显微构造、植物分类学等三部分内容。其中,植物器官形态部分的教学需要学生对花、果实等器官进行解剖或观察等操作,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受到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每次都使用新鲜材料的方法是不现实的,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部分植物浸制标本。但如果在浸制时所使用的固定液和保存液不合适的话,将会影响标本的色泽及观察效果。为此,笔者对常用的几种浸制液进行了实践与改良,目前我校所使用的浸制液,对于保持植物标本的原色效果明显。在此进行比较说明。

  一、简易浸制液配比方法及优缺点比较

  70%乙醇5ml,蒸馏水100ml,按此比例混合使用,能使标本保存时间较长而不腐烂发霉,但标本易脱色。

  5~10ml甲醛(福尔马林),蒸馏水100ml,它的特点是价格较低,能使标本保存时间较长,但保存液本身易变成褐色,标本亦易褪色。

  95%乙醇100ml,甘油5~10ml,蒸馏水195ml,混合后使用,此保存液效果较好,但价格较贵,亦会使标本褪色。

  以上方法配置的浸制液,其配比方法简单实用,原料来源方便,易操作,费用少,适合短期内保存标本。

  但是,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在于:浸制标本的原色容易丧失,影响标本在教学中的直观性,不适用需要长期保存及保持原色的标本。

  二、常用浸制液简介

  1.绿色标本的浸制液处理

  在50ml水里加入50ml冰醋酸,配成100ml体积分数为50%的乙酸溶液,再逐渐放进6g硫酸铜碎块,不断搅拌,制成饱和的乙酸铜原液。然后,将此饱和溶液按照1份溶液4份水的比例进行稀释,随后加热。当加热到80℃的时候,把修剪清洁过的绿色标本投入到溶液中,并轻轻翻动。在加热过程中,绿色标本由绿转黄,再次变成绿色时即可停止加热。将标本在清水里洗涤干净后,移入5%的甲醛中固定2~3天,最后在标本瓶中用配比为40%的甲醛40ml+95%的乙醇10ml+亚硫酸饱和水液50ml+蒸馏水1000ml所制的混合液浸泡保存,或者直接用5%~10%的甲醛或0.01~0.04g/ml的亚硫酸溶液浸泡,长期保存。

  禾本科植物或较易软烂的植物,可以直接浸到饱和醋酸铜(制法如上所述)100ml和乙酸10~16ml的混合液中,或者浸到硫酸铜、甲醛混合液中,浸泡10~20天后再更换一次混合液并浸泡10天至恢复原色,取出洗净,用5%的甲醛保存。

  2.多色标本的浸制液处理

  对于植株上有多种颜色的植物,先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1~4天,然后分别用质量分数为30%、50%、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5~7天(pH为5.8),再分别用质量分数为85%、95%、10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7~10天。最后,在过饱和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

  优缺点分析:以上浸制液处理后的标本,存放时间较长,标本的原色亦能保持。但是,这些浸制液的配制较为复杂,费用较高,处理程序繁琐耗时,且所用的甲醛具挥发作用,对空气造成污染,且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不利于保管人员及参观人员的身体健康。

  三、改良浸制液简介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与实验老师经过探索,自2004年以来,配比了几种不同的浸制液,经过比较,择取了目前最为经济,操作简易的浸制液,用该浸制液制取的浸泡植物标本,从2004年至今,色泽、外观均与新鲜材料差异不大,现将本法简介如下:

  1.实验试剂

  冰醋酸、硫酸铜、水合氯醛、乙醇、纯净水等。

  2.实验器材

  标本瓶16个,浸泡用大缸4个,采集、鉴定工具若干。

  3.植物材料

  益母草(带红花)、禺毛茛(带黄花)、蓖麻(带紫红色果实)、老鼠拉冬瓜(带绿色、黑色果实)。其中益母草、禺毛茛为全株带白色根部,蓖麻折取带果枝条,老鼠拉冬瓜剪取中间部分藤枝。

  4.实验步骤说明

  先将以上植物材料进行清洁、剪枝处理,去除虫卵、泥巴以及多余的枝条,保持植株美观。然后分四组进行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试剂制取浸制液对标本进行处理,在多种环境中比较标本的变色及腐败情况,最终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5.处理方法

  分对比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每组均含以上四种植物标本,四种标本分别含有不同颜色的器官,可检验浸制液对多种色素的保色情况。

  6.过程

  (1)分别对四组植物材料进行保色处理。

  对比组:以常规方法,用冰醋酸、硫酸铜、纯净水制取乙酸铜溶液,将植物材料置于该溶液中浸泡,当看到植物体绿色部分转黄褐色再转回绿色时,及时取出清洗干净后存于75%乙醇溶液中密封保存。

  实验组1:将植物材料按常规方法进行保绿处理后,以0.2%水合氯醛溶液浸泡24h固定。然后清洗干净存于75%乙醇溶液中密封保存。

  实验组2:直接将清洁好的植物材料置于3.5%水合氯醛溶液中浸泡24h固定。取出后以纯净水不断浸泡漂洗至水合氯醛全部被纯净水替换。然后以75%乙醇溶液密封保存。

  实验组3:处理方法同实验组2,只是把水合氯醛的浓度调低为0.2%。

  (2)实验组处理原理分析。水合氯醛试液为常用优良的化学透明剂之一,特点是能迅速透入组织,使干燥收缩的细胞逐渐膨胀复原,并能溶解大多数细胞内含物,如淀粉粒、叶绿体、菊糖、树脂、蛋白质、挥发油等,使细胞组织清晰透明,易于观察。笔者在用徒手切片法制做临时装片时发现,用水合氯醛固定叶的横切面装片,当浓度配比合适时,叶片横切面中的叶绿体不但没有被溶解,反而整个装片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其色泽不变。据此,笔者大胆推测,是否可以用水合氯醛直接对植物材料进行固定处理,去除其体内的淀粉粒、多糖、脂肪、蛋白质、树脂等易氧化、分解的物质,保留原有色素,达到保色的目的。本实验方法基于此原理进行。

  (3)分阶段检查各组材料变色情况。本实验时间自2004年6月始,其间经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五年几个阶段对各组材料进行检查。

  四组浸泡标本分别产生了不同变化。对比组为传统浸制液处理,其绿色能长期保持,但是,该绿色与自然界植物比较,颜色有偏差,带蓝绿的色泽,其他颜色均在一段时期后褪色。实验组1为传统方法处理后,加0.2%水合氯醛固定。该法能使植物体的色泽长期保持,但同对比组一样,颜色与原植物比较有偏差。实验组2、3撇弃传统方法,直接以不同浓度水合氯醛溶液对植物标本进行固定。实验组2以3.5%水合氯醛溶液处理,本组标本褪色较严重,从水合氯醛能溶解脂肪等物质的原理分析,用较高浓度的水合氯醛处理标本,不仅使淀粉粒、多糖等溶解,亦破坏了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的结构,从而导致标本的褪色。实验组3以0.2%水合氯醛溶液对植物材料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经本法处理的标本,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能保持其原色鲜艳不变。考虑后期继续以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溶液进行实验,以求找到最合适的配比方法。

  四、结论

  我校对药用植物浸制标本液的改良方法探索结果显示,本法所用的试剂水合氯醛对人体毒害性较小,临床上亦用作催眠药。水合氯醛须在加热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常温下挥发性非常小。当以合适浓度的水合氯醛对药用植物标本进行固定时,能使植物标本长期保持原色。经过固定的标本直接保存于75%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本法处理方式简单,试液制取简便易行,费用低廉。

  长期用于教学和参观不会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

  但是,由于本实验所处理的植物标本数量、类型有限,未知本法对植物体内含有乳汁、树脂等植物的保色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且目前所取水合氯醛浓度是否为最佳处理,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实验论证。

  (作者单位:广西药科学校,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文/赵颖刘中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