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服装专业实训教学评价策略刍议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职校服,服装专业,技能学习,知识学习
  • 发布时间:2011-09-01 10:19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中职校服装专业实训教学评价是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服装设计与工艺的掌握程度的度量,目的是促进服装专业学生技能的提高,同样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服装实训教学。

  一、即时性评价

  在中职校服装专业实训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评价不及时。按照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如果行为和后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那么强化和反馈的有效性就会迅速降低。我们的服装实训指导老师进行了示范操作以后,应该做“有心人”,多次巡回观察并多次进行及时的个别点评和统一点评,及时将评价的信息反馈给个别学生或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正确的指导、鼓励,从而能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的实验表明,学习的及时反馈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绩具有巨大的效应,而且反馈得越及时越好。所以,学生通过服装实训指导老师的即时性评价,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服装技能的学习掌握结果,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争取更好的成绩。

  二、迁移性评价

  在中职校服装专业实训教学中,对于实训课堂上某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一次性”评价和“单向的线性”评价,作为对“即时性”评价的补充,我们还应该强调“迁移性”评价,即要求服装实训教师要对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学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价。

  在实际服装实训教学中,一般是按照服装典型部件结构,合理分成实训教学模块或项目,如衣领造型与设计、袖子造型与工艺、衣袋造型与工艺、女西裤与男西裤等项目课程,我们不仅要做到在每一模块实训教学结束时,要对学生的整个模块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统一的评价,从而了解学生某一服装模块技能掌握的保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实训老师在每一模块中,要注意实训教学评价在条件变化下的测量,例如不单要求学生掌握衣袋的基本做法,而且更要通过变化衣袋的款式条件来考查评价,这样的实训教学评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迁移性”教学评价能大力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信度和效度。

  三、指导性评价

  对于技能学习的评价,与对知识学习的评价相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体现在“指导性”评价上。对于知识学习的评价基础是考查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数量,以得分多少为结果的评价基本能说明教与学的问题所在。但是对于技能学习的评价,仅仅打个分数,根本实现不了评价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因为技能学习的结果和学习操作的具体过程中是有对应关系的,出现与任务或结果标准不同的情形,要让学生清楚知道原因,具体是操作中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完成任务或达到标准的指标。

  由此可知,尤其在服装实训评价中,不能只是打个“分数”,或者批“优良中”,还应该对于学生训练以后的作业做“指导性”的评语,而且是越具体越好。

  四、发展性评价

  服装实训教学强调技能的反复练习,所谓“熟能生巧”确实是有科学规律的。但是我们的学生经过多次的练习,仍然掌握不住服装技能的准确操作,我们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期望,这时更需要用“发展性”策略进行评价。

  对于中职校服装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比考试的分数更敏感,正面的态度会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如果实训老师采取负面的态度,甚至做出消极性的预言,他们会把它作为自己学习失败的依据。服装实训老师应尽量综合从认知、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等多个侧面发现其相对于自己的微小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老师评价时结合正确的归因指导,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努力归因,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坚持性而维持较好的学习动机。

  五、榜样性评价

  这里的榜样不单是指一个人,还可以是一件作品。我们老师在对学生实训情况做评价时,应该善于发现榜样,及时指出,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榜样身上,班上的其他学生会透过榜样看自己,明确今后进一步技能学习的方向。我们在树立榜样时,不要仅仅就局限在好同学身上,要多提供不同类型的榜样,表扬小王同学上课及时做了适当的笔记,表扬小赵同学女裙工艺制作虽然略显粗糙但却认真完成了一款很有个性的设计,表扬小李同学在完成课内作业时,善于思考,能运用老师讲解的制作和设计原理,进行某一个作业的拓展款式的制作等等。总之,让我们中职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发现同伴在服装实训学习上的成功,从中获得学好服装实训工艺的信息,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实训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增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文/葛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