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职业教育,审美观,鉴赏美,美学观念
  • 发布时间:2011-09-01 12:27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和任务,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提供了一条独特、轻松、愉悦的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相应的美学知识、美学观念、美学技能,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和繁荣做出贡献。

  一、注重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美学的审美能力和情操

  教会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是人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普通的课程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就成了职业美学教育的基础。

  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而语文课文,可以说是集各种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因此,我们就需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育的最大特点是以情感为中介,潜移默化,因此,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缺少课堂教学之美,学生这一主体就很难进行能动的审美,少了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就难以产生教学的美感效应。

  这样一来,审美教育就仍是一句空话。鉴于此,我们就必须以课堂为依托,创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美。

  二、培养相应的技术美学观念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注重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专业特色和技术要求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美学观念。要让学生以美的标准来提高专业技术,以精湛的专业技术来创造美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新产品的造型、外观是否美观、别致,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认同程度,已经成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比如饮食文化中体现的各种美,不仅要求厨师具有高超和娴熟的烹调技术,还要求厨师具备相应的美学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学观念指导着烹凋技术的发挥,而烹调技术的发挥又制约着精美菜肴的制作。因此,专业技术的传授和美学观念的培养是不能被割裂开来的。

  当技术与美学彼此交融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科学——技术美学。

  这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接轨,我们的烹饪专业,机电、数控专业,都可以以此为指导,在培养他们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技能美感。

  三、培养职业道德美学观念

  在职业道德教学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目前还比较普遍,教师总是力求把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知识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地受制于职业道德所规范的意识形态和行为特征,这显然不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

  职业道德教育应打破这种传统的灌输方式,导以职业道德美学观念,通过情感美、行为美、人格美等美的熏陶,发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本质力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促进学生由外部服从到内部接受,由道德美学观念的培养进而形成职业道德规范的自律。通常,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一是靠规章制度,这是一种外在的强制;二是靠道德教育,这是一种内在的强制,即通过“良心的谴责”来制止不良行为;三是靠美的熏陶和感染,这依靠的是内在自觉。三者相比较,美的力量显然具有更好的教育功能。比如酒店人员的“微笑服务”,既展示了服务人员面部表情的美,又体现了服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因此,美的形象体现了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只有在遵从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展示出美的形象。

  四、培养正确的形体美学观念

  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实践技术、技能现代化程度、复杂程度、复合型程度较高的职业技术人员。它首先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并显示出勃勃生机,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各种艰巨的工作任务。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职业教育的语文教育中,也应该适时充当健康课的角色,培养学生明确的形体美学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形体美是指身材适中、无健康缺陷、富有活力或生命感的符合职业规范的形体显现与魅力。它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以及给人视觉的舒适感。健和力是美的基础,美是健和力的体现,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形体美学观念,以内在的健康为基础,以外在的形体美为目标,达到内外合一的健美体形。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激励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过程中感悟美、发现美、表现美。因为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多变的青春期,正是要美不要丑,要雨露阳光滋润的时期,所以我们要把什么是真、善、美传送到他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成长为既有理想又有感情,既有知识又有良好的艺术情趣,懂得美、追求美,在未来的职业中创造美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文/陈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