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厌学现象分析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现象分析,智力问题
  • 发布时间:2011-09-01 14:0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厌学现象比普通中学更为严重。

  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厌学,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技能人才,真正满足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当前众多职业学校日常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学生厌学原因进行归因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较少部分学生存在智力问题,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之内。造成他们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方法

  以笔者所带的数控班级为例,这一类的学生大约可以占到60%左右的比例。这些学生往往在初中阶段努力学习,但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和方法,心理上对学习成绩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与此同时,随着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歧视,他们逐渐形成自己就是“学不好”,就是“笨”的思想观念。

  2.适应能力差,自信心缺失

  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之前的挫折和失败,在内心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难以接受从普通教育进入职业教育的心理落差。一些科目的畏难情绪,也影响到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学习。例如,有不少学生曾经问笔者同一个问题:“老师,数控是不是要数学很好?”为此,笔者做过调查,发现有这种疑惑的学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就因为这一个原因,从入学一开始就已经放弃学数控。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中职学校,遭遇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婚、遭遇不幸、单亲家庭等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部分学生心理存在较多障碍,如果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这一因素,很容易使这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甚至波及其他学生。

  4.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长期形成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根深蒂固地错误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低人一等。这导致很多人,包括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中职学校是无奈之举,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很多学长抱着让自己的孩子混个文凭、让学校的老师看好自己的孩子的想法,把孩子送到了中职学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给学生之后,也使其认为,中职学校只是自己的一个落脚点,学好、学坏无所谓,在学校的生活走一步、看一步。

  5.学习动力的丧失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同一期的两个数控班级,优秀学生的比例悬殊较大。绝大多数学生厌学不是单纯的某一条原因造成的,而往往是以上几方面的合力造成的。

  因此,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学生自身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要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学生的信心和兴趣。针对多数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在教学中,笔者一开始有意识地回避了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先从让他们动手加工一些小零件出发,通过体验成功激发他们学习数控的兴趣。

  2.利用做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实习教学与理论学习间隔两周时间,为防止学生产生遗忘,在数控实习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必须将每堂课的内容做好笔记。如果训练当中出现问题,首先查阅笔记。经过实践,效果明显,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因为遗忘而产生的挫败感。

  3.为学生设立目标,确定努力的方向

  利用每年的数控竞赛以及学校内部建立的数控兴趣小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如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等,激发学生内心的荣誉感和对成功的渴望,帮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4.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言:“信其师而乐其道”。教师在学生面前保持一贯平等民主的作风,可以迅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生活为乐趣,为学生摆脱“厌学”创造基础。

  实际上,“厌学”现象不只存在于中职学校。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厌学”是一个长期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多向联系与沟通。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发自内心地关心、尊重、帮助他们,多与之平等交流对话,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以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缩小“厌学”群体。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技工学校)

  文/吕震王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