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与教法运用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教学效果,太简单,知识点,教法运用
  • 发布时间:2011-09-01 10:14
  在教学的评价中,教学方法无论是从教学效果还是从教师的教学水平角度上讲,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无疑要把教法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来看。现在仅就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谈谈教法的运用。

  一、教学效果

  所谓双边活动,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双向信息传递,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在教学组织、教学形式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证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学的双边活动呢?

  首先,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在教学备课上有充分的体现,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知识点应有具体的要求,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使学生及时地作出反应。

  其次,教师对教学对象应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学时应有适合于“另一边”思考的内容予以安排,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活动中的内容太简单,会导致语文课堂学习的乏味;如果学生基础较差,活动中的内容难度太大,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劲头降低。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层次,否则将会活而不动。

  第三,教学双边活动还要求教师要有较硬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不仅要有很高的语言调动能力,还要有很好的导演技巧,要擅于煽情,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预示中积极思考,寻求恰当的内容和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双方才能够很好地配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很好地从双边活动中去找到教学方法运用的切入点,如启发式提问、导读法、问题讨论法等,做好语文课堂教学这篇文章。

  二、重视课堂,做活双边

  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往往是语文课堂随机应变的体现,因而,我们在教学准备中即使作了最充分的安排,也难免在教学中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对此,我们教学主导方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实施教学计划。

  具体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吃透教材,理清知识点,把握每一章节、每一节课、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再考虑通过何种方式实施教学计划。如理论课上可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地从一个知识点转到另一个知识点;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使语文课堂更富于变化,使教学双边更融洽。在实践课上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学生对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的优势,把实践技能的要点通过分步操作、亲手指导、小组观摩、集体纠正等方式完成任务,有理由可以相信技能实训教学的双边活动会体现得更为充分。

  第二,充分了解学生,把握语文课堂教学机遇。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之下演好教学的“剧本”。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往往是很复杂的,那稍纵即逝的细微兴趣,如果不把握住,教学双边活动就会失之交臂。因而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积极、及时地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轻松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能力,创造柳暗花明的双边活动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被动的又可以是主动的,学生是否在语文课堂上做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娴熟地运用。同时,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能力,用好教学语言,通过语言的导向功能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要将效果体现出来,必须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做活双边。

  三、拓展双边外延,提高课堂质量

  传统的教学大都是在班级教室进行的,师生的双边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完成的。但是现代教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难道我们还是只看到眼前的方法停止不前吗?回答肯定是:不!那么我们就要拓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手段,为我们创造更为有利的活动环境。

  其一,要看到教学设备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有利因素,积极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些设施,为我们教学服务。教师的操作是为了学生的会操作,操作要领讲解之后,就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操作,分步操作、小组讨论、示范操作、作品评价等等。

  另外,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将色彩、声音、动感等手段用于教学过程中去,如电教课中通过屏幕上所设计的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能够更为直接更为直观,如果通过计算机教学网络进行教学,则可以实现交互式的学习。

  其二,要注重学法与教法的双向交融转换,教学双边活动的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展示出来。教师要做好导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学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变得更为主动,使我们所说的双边活动成为更具积极意义的教学活动。

  总而言之,教学活动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因素,其目的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仅仅从教学的双边关系中略作小议,借此为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探索作些点缀。

  (作者单位: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文/谢树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