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音乐欣赏课因材施教的几种方法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文化企业,民族文化,音乐欣赏,文艺素养
  • 发布时间:2011-09-01 16:20
  今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首次用一个大观点来陈述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职业教育担负着全民族新兴产业工人和高级蓝领的教育责任,也应该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

  一、我国对企业文化和文化企业的基本要求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由此可见,将来文化企业的广大员工要由职业院校培养,广大生产性企业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主要力量也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一线产业工人。这样,企业文化才能渗透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担负了国民教育一半的重任,担负职业教育的全部教育任务的职业院校义无反顾地要担负起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职业院校要在日常教育中为广大企业培养一批“德、艺、技”兼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弘扬民族文化造就一批优良种子,更重要的是培养90后、00后的新生代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升现代产业工人的整体文化素养,增加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二、一般企业对员工文艺素养的需求

  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到企业走访调研的形式,先后与5000多名在校技校生、3000多名企业现岗职工、500多名企业运营团队的高级管理人员调查了解音乐教育在企业生产生活动中的作用。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有一定音乐欣赏能力,能在企业文艺活动中担任主角的企业员工沟通能力提升很快,在企业的发展空间也相对较大;第二,有兴趣欣赏音乐,并愿意参与到企业文化活动中去的员工调节能力相对较强,能调整好在高强度流水线下连续作业的心态;第三,在90后、00后的新生代中传统民族文化没有占到主导地位,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在我们的产业工人中将会失去阵地。因而音乐欣赏课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在校教育课程,理应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

  从笔者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交流调研中发现,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能尽快体味到企业文化精髓的员工最受企业欢迎;这样的员工也更能在企业和生产生活中找对自己的位置,寻求更大的发展。“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惯。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企业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生活习惯都规范有序。在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就完全不同。”一般的企业都会有自己团队追求的主题曲目,体现文化精髓的简短诗篇,只有一个有着优良文化素养的产业工人才会尽快把握其精神实质。能够在繁忙工作中进行自我调节的成熟产业工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带情绪上岗,做同一工件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带情绪上岗、担负精神压力上岗的员工,这种调节能力强的成熟员工是当今职场需要的主流产业工人。当一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成为广大企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英骨干时,哪怕是最普通的毕业生也成为了广大企业生产线上的主流时,学校的就业市场拓展还用担心吗,就业有出路的学校招生还用急吗?

  三、将每个青年学生的音乐情趣引上健康的轨道

  1.因材施教重点培养

  将有特长并有一定组织筹划能力的学生培养成企业的文艺骨干。针对培养方向为文化企业员工或办公室文员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要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这类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为企业文化活动的生力军。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调查了解,深入到新生中去发现文艺人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学生活动中,并把活动中的组织协调的任务分配给他们,使他们熟悉群众文化组织协调的流程。掌握了这批骨干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学生社团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这个群体进行重点辅导,让他们能在校内就基本掌握一般文艺活动的组织、协调、实施的关键,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定向培养他们编排节目和文化活动的综合能力。比如说让他们掌握职工文艺晚会的几个常见合唱曲目的合唱编排,如《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凤阳花鼓》等一些群众耳熟能详的曲目,专业团体唱四个声部,可以唱两个声部,首先改编好歌曲,分声部教唱,分声部熟练了之后进行合练,在排练期间发现节奏感、乐感强的同学进行合唱指挥,并加以指导。对一些有表演天分、口齿伶俐、普通话好的学生进行一些相声、小品的专门训练。

  2.突出主体全面提高

  将有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培养成企业文艺活动的主流群体。往商务、贸易方面培养的学生更要掌握几手绝活,才会在正常的商务交往和社会交际中显示出自己的综合实力,为订单的顺利签订打好基础。即使是在流水线工作的技术工人,也要掌握自娱自乐和社会交流的音乐技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都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演唱水平。对于这个群体,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创造表演平台,让学生尽情发挥:一来可以让同学们相互发现文艺方面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二来老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音质特点从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上选好合适的曲目让他们自行练习,课余时间针对个人或素质相似的学生点对点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学生在离校时都能掌握两个以上的成熟文艺节目。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和企业的老员工们融为一体,更能尽快地融入社会。

  3.挖掘潜力培养兴趣

  让自认为天分足的学生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在音乐欣赏或器乐上寻求自己的兴趣点。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天生五音不全,唱不了歌,对于这一类学生要集中欣赏经典名曲,让他们懂得从创作的源头去欣赏音乐,明白如何用优美的音乐调节自己的心理。很多同学对中国的古典名曲和世界名曲缺乏欣赏力,那么就要在平时给学生一点一滴灌输,从各个细节去欣赏音乐,改变他们对“高雅音乐很难听懂”的观念,在高雅音乐的细节欣赏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在一步步深入浅出的引导中,视情况让他们掌握一种简单的乐器,这样能尽快使他们掌握一招鲜,在日常的文艺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在将来职场上的繁重工作任务中也能找到舒缓自己心情的平衡点。

  我们要以对一代人负责的态度,将自己从事的音乐教育事业上升到民族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以培养一批“德、艺、技”兼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己任,才能使职业教育的音乐工作者在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文/汪海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