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变革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市场经济,值观变革,影响,邓小平
  • 发布时间:2011-09-01 14:1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价值观。价值观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价值取向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之一,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出发,思考、争辩、振奋、沮丧、迷茫。因而,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理性地考察和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对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得市场经济的价值效应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求利性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内在动力。当市场经济被确定为一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后,个体对利益的追求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与利益意识显著强化相伴随,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也强化了人们的自主、自强和平等、公平意识,这已成为中国人主体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催生价值观大变革。在未来,亟待推进与市场经济互补互促的人文价值体系建设,用人文“摸不着的脑”导引市场“看不见的手”。很显然,这是一场关于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关于事物与行为美丑、善恶、是非评判标准的基本观念的求索,即价值观的变革。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体制,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

  1.正面效应

  (1)解放了人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到恢复。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由于它的影响,人们不再迷信,有了理性判断力,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可能。人的主体精神逐渐觉醒和深化,崇尚实事求是,讲求务实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浮躁。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得以出观。在市场经济诸多因素影响下,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念逐渐树立和增强,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等深入人心。人们不再保守,思想趋向多元,转向开放。

  (3)形成了独立人格,个人创造力得到发挥、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经济主体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平等意识、自我意识、自觉意识开始觉醒,人的价值、权利、尊严、人生的意义开始强化,人格得到提升,自身获得解放。市场经济又是一种竞争经济,人们积极进取,奋力拼博,敢于冒险,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发挥。

  (4)重视对物质价值的追求,正当个人利益得到保护。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益激励机制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促使更多的人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去从事经济活动。

  2.负面效应

  (1)诱发了个人主义的泛滥。一些人特别是年青人陷入了“自我中心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误区。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把自我与他人、社会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

  (2)助长了拜金主义的盛行。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用财富、金钱评判人的价值,对金钱顶礼膜拜,把亲情看作纯粹金钱关系,放弃了精神价值追求,使人变成了物的奴隶。

  (3)导致了享乐主义的滋生。这种价值观把寻求肉体感官享乐看作人的本性,人生目的即为了追求个人物质享乐,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4)造成了价值取向的紊乱。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取向的存在成为客观观实,传统的价值观念被打破,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冲击,各种错误的价值观泛滥成灾。价值取向紊乱,一些人思想混乱,是非不清,迷失了自我。

  总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值得我们深思。它淡化了人类的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甚而会淡化人们的耻感意识,我们必须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反对个人主义,只是反对那种只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而决不是反对正当的个人利益追求。相反,我们应通过启动正当的个人利益这根杠杆,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我们反对拜金主义,应当认识到,金钱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固然重要,是我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

  但金钱终究不过是为人们服务的工具,人世间还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为珍贵。另外,要“生财有道,取之有度”,以合法的手段获取金钱。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和注重金钱的价值取向增强,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都必须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我们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要否定享乐的社会价值。在人类杜会,享乐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样,我们反对它,也不是要人们都乐于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要提倡科学、合理、健康的享乐。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们的价值观的冲击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在我国现阶段,从总体上看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积极效应是主要的,消极效应是次要的。从长远来看,作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而且理应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将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价值效应限制在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围内的。

  二、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构正确的价

  值观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正确价值观的特点(1)与当代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拍,即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因为这是指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指南。

  (2)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价值目标一致,即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我们的价值观应有利于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同调。这是社会主义主旋律,体现着我国社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人们价值观的根本体现。

  (4)与衡量社会主义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相符,即符合“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的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来建构。

  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构建正确价值观

  (1)依据价值观不同层次进行建构。由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同,思想道德觉悟不同,人们经济、政治、道德、职业、生活的价值观随之也不同,呈现出多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把社会少数先进分子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同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区分开来。力戒简单化、形而上学的“一刀切”办法,切忌无限上纲、苛求于人。

  (2)依据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进行建构。市场经济使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或价值选择千差万别,多元的价值观有高低、正误之分。我们弘扬崇高的价值观,但也要允许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追求,价值观的判断上避免非此即彼,走向极端。

  (3)依据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建构。党的方针、政策体现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指导性、及时性、广泛性,应正确运用,调控人们的价值取向。

  (4)依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进行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我们应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包括价值理论,其中不乏积极成果,应恰当地借鉴其合理成份,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文/南天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