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中的教与学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模具专业,塑料成形,教学效果,陶瓷
  • 发布时间:2011-09-01 15:10
  在模具工程中,使模具成形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冲压成形、塑料成形、模锻成形、压铸成形、橡胶成形、玻璃成形、陶瓷成形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模具类型有:冲压模、塑料模、压铸模、橡胶模、玻璃模、陶瓷模等等。由此可见,模具的教学要结合模具的特点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模具的生产与用途,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毕业后能从事模具方面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教学效果。

  说到教学,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师的教,另一个是学生的学。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我们就这两个因素来探讨一下模具的教学。

  一、教的因素

  1.课程的合理安排

  当下,许多中职学校的模具专业都开设了诸如机械制图、钳工、车工、CAD绘图、模具工程、三维绘图等课程。

  这些课程都与模具生产息息相关,但为什么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还是不满意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如机械制图也就重点学习了手工画图和三视图的投影关系,老师发一张图样下来,叫学生按图纸要求重新在另一张纸上画一遍;又如CAD绘图课,学生们对于CAD绘图方法学习了不少,但是所做的也都只是一些抄图的工作,并没有对实物进行测绘。然而到企业之后,学生才会知道所谓的绘图,是指用二维的三视图将一件物品完整地表达出来,让读图人能看懂该图所表现的零件或装配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功能等特点。所以学校里的教学安排与学生日后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

  合理安排模具专业的课程必须遵循客观生产现实。

  负责安排模具专业课程的人员(必须得有一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践经验)自己首先要了解情况,多作调查,多作分析,知道什么是模具,与哪些因素相关。如在实际的模具制作过程中可能用到很多设备,如数控铣、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雕铣机、普通车和数控车等等。除此之外,制作模具还需要有配套的高级模具钳工和一般的模具钳工,等模具各零件加工完成后来对模具进行修配装配。特别是模具的成型部分零件往往不可能一次性加工到位,在安装调试时,或多或少地都要经过模具钳工的打磨、抛光等操作,才能达到合理的安装要求和使用要求。这就是要求学校以模具的生产为出发点,安排好专业基础课、加工课及模具结构及设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保证有足够的课时,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进行,在有些没有设备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生产的视频动画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力求使学生正确了解模具及其设计生产等。

  2.教法的精心设计

  有了好的教学安排,但是教学质量跟不上,最终的效果也是不会好的。所以在课程安排合理化的同时,还需要配套有优秀的师资质量、完善的教学设施、安排专业对口的实训基地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模具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模具专业的课程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因为模具并不像语文那样听说读写就能行的,它涉及了力学、材料、热影响、看图绘图、三维空间思维、加工技能等多种学科。这样的话,我们在模具专业的教学里,就要根据特点来展开教学,认清哪些要深入讲,哪些要简明扼要,哪些要其他方法辅助。例如,在讲解模具设计与制造课时,其中有些强度核算、热交换计算等公式,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们来说,难度偏大,老师就可以将教材中或设计参考资料中部分常用的公式事先列成表格,教他们学会查表计算即可。对于一些深奥的理论,老师可将它们做成易看懂的动画或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讲机械制图时,如果碰到有些学生对二维的三视图中的装配图看不懂,老师就可将这些图用计算机绘成三维的立体图,犹如一副透明的模具,形态真实、生动、直观、具体、一目了然。或者到生产厂家,借用一副暂时闲置的实体模具,拆开给学生们看,再给他们讲,让他们绘,然后照着画一幅图,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考虑如何才能合理布置这张图,如何才能完整无缺地表达这副模具的结构。

  在AutoCAD或CAXA的课堂上,将模具上常用的一些通用件、标准件,如导柱、导套、浇口套、上下模座等穿插举例进行讲解,做作业时也找些模具方面的零件让他们照实物测绘,这样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模具结构进行理解、消化,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模具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维软件课的开设是提高模具设计速度的必经途径,也是适应当今技术竞争的必备武器。因此三维软件的实训时间宜安排得长一点,让学生能充分掌握软件的应用,学生通过模拟设计必然会学习到模具结构及设计的知识。

  二、学的因素

  仅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谈改善教学是不够的,因为课堂并不只是教师的,课堂的主角其实是学生,教师所做的一切,目的也只是想让学生学好,所以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学的因素。现在中职学生普遍是低分入读,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这里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但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操作者、实施者仍是授课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如项目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生本教学法等。模具中的项目教学法,就是针对中职生普遍特点:好动不好静的特点,让学生做一些模具制作的项目,使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学习到模具结构及设计的相关知识。项目的制作也可引起学生之间竞争的心态,他们为了能做得比别人好,便会去思考制作的过程和学习模具的制造知识。当项目完成时,他们又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一切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枯燥无味的项目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又可以引入趣味教学,如将项目教学里的项目制定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工件结构。多以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用品为项目内容。如讲冲裁时,以冲裁平时生活里总会用到的螺钉戒指为例;电加工课里,以制作开瓶器,或是项链挂件,再或是割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等为加工项目。这些都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制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从中穿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制作过程里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掌握加工技巧。

  可能有的学生比较有个性,项目制作有自己的想法,这就要教师能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有想法的学生共同制定项目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制作。由于项目是学生自己制定的,他必然想将项目内容变成现实制件。他们的学习动力将会更大,更有助于学习。

  总的来说,要培养好模具专业的学生,首先考虑好“教”,要合理安排模具专业的课程,保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课时量,并尽量使专业课程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专业课程之间相互紧扣、互相呼应。让学生学有专长,能为模具企业服务,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亦要考虑好学生学的因素,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教还是学,除了合理安排课程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复杂的内容以简单的方式来讲解,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方式来认识,乏味的内容以趣味的方式来体现,一切都是为了教师能教好,学生能学好,最终达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提高,最后达到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技工学校)

  文/王金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