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好一堂课到开发一门课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教师,教材,教学,开发堂课
  • 发布时间:2011-09-01 09:36
  随着我国职教领域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开发成为考量教师的标志之一。也就是说,教师在职教课程改革中,既要上好一堂课,又要开发一门课。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实现上好一堂课与开发一门课的双赢,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实现途径,对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好一堂课与开发一门课的关系

  课程包括文本的课程——教材,也包括实施的课程——教学。在课程研究者们看来,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相应也包括课程文本(即教材的开发)和课堂层面的课程开发(即课堂教学)。如何使两者相辅相成、互动共生呢?笔者认为,需将两者统一于教学实践中,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完成课程开发,在课程开发中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首先,上好一堂课与开发一门课,并非是割裂的、非此即彼的关系。作为教师,既要有开发一门课的雄心壮志和目标追求,又要有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能力和职业操守,在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上逐步开发一门课。课程开发不能脱离教师的日常教学,要将其贯彻于每节课中。课程开发是“教而优则写、则编”的行为,是教学实践的自然结果。

  其次,理解一门课程的开发逻辑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没有对整个课程的全面了解,就容易迷失于知识碎片中,使学生学到的是一堆无意义的“死知识”。知识只有在一定的结构中,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中才有意义。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清晰的课程意识,在课程的整体范围内定义该节课的意义和价值。每一节课有其独立的完整性,但同时也是整个课程的一个环节,还应该是一个“全息点”,体现整门课程的逻辑结构。

  二、上好一堂课与开发一门课的统一途径

  高职教师如何才能带着课程意识来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融入课程意识

  在职教领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速度的加快,教材往往只是一个过去时的总结。因此,高职教师要有对教材进行重新改造的勇气和意识,并且课程改革也赋予了教师在课堂层面进行课程改造的权力。如果课程内容明显落后于当前实际,或不符合当地的技术水平状况,或与学生的具体学情不适应,教师要带着对教学内容适切性进行追问的精神进行大胆革新。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课程意识这一维度,才能在不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追问中,有意识地开发出更加适合的“校本课程”、“生本课程”。这种对教学内容正当性的追问,是贯穿于每节课上的。

  2.教学顺序与课程结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的序化,对于一堂课来说,是教学环节的组织;对于一门课来说,是内容结构的设计。同样的内容,如何安排其呈现给学生的顺序,是每个教师用功最多的地方。每一种排序方式、每一种结构安排,或许都有其原因和理由。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在一堂课中,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安排什么内容,学生疲劳时安排什么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一门课的结构并非固若金汤,一堂课的教学顺序可以依据一门课的结构来展开,同时也可以为一门课的结构设计做参考。

  3.在教学反思中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改造过的教学内容以及其组织方式,须经过课堂的实战演练,方能检验其适宜性和有效性。精心设计的课程,未必就能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对每堂课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顺利的地方、障碍所在,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否和设计中的难点一致?如果不一致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该知识点呈现过早?是不是该知识点学习的基础缺乏?要选择哪些知识补上这个基础?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知识点呈现的顺序?是否可以先呈现另一个知识点才能让学生更易学?对问题进行反复琢磨,才能使课程不断完善和合理化。同时,这些反思和修改的积累,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并且是只有教师才能提供的资源。因此,课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离不开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反思。

  简而言之,课程开发与编写,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课堂层面的课程二次开发或改造,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上好一堂课与开发一门课互为因果。教师要带着清晰的课程意识,将上好一堂课与开发一门课统一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上好一堂课提升到开发一门课的高度,并在上好一堂课到开发一门课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晁红侠,枣庄职业学院;徐利华,枣庄四十二中)

  文/晁红侠徐利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