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规划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指导思想,零距离,双证书,目标
  • 发布时间:2011-09-01 15:22
  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本文具体就有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等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应当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具体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规定。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贴近市场,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和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不断加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基本原则

  总体上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应当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意见,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围绕学校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特色,积极树立名牌,巩固调整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与扶植新兴专业,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指导,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经过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能适应学校规模发展需要的专业框架,培养一个教学条件优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建设体系,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

  具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还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应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

  第二,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前瞻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专业群。

  第四,应有利于形成专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在行业和地区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有利于形成专业品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规划指导各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制订并落实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2.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激励

  开展每年一度的教学评估,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3.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优化的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与教材体系。加强调查研究,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和“双证书”制为切入点,加大改革力度,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促进课程、教材建设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加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加大实验实训教材的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4.加强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

  在争取条件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基础上,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重视与行业、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5.加强产学研工作

  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参与人才培养,最终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教师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合作方式为切入点,加强产学研工作。加强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由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以保证专业发展的社会属性、企业属性、行业属性、就业属性;与企业合作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保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6.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积极推进“冠名班”、“双证书”、“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兼顾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另外,还要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争取加大对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特别是重点与特色专业的建设经费投入,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文/韩宗邃 王庆国 龚乃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