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目视管理初探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职学校,实训基地,通电区域,讨论区域
  • 发布时间:2011-09-01 10:23
  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国家级和省级中职实训基地达到193个,地方实训基地近200个,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和服务水平。但是,随着一大批实训基地的建立,以及实训场所大量新设备、新器材的投入,如何有效管理成为一个难题,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管理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完善实训基地的场所与设施管理,积极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7S)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此,部分中职学校在实训基地管理中推行7S管理模式,7S的效能初步得到显现。但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使7S在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管理中得到进一步推进并充分发挥它的效能,本人认为在实训基地管理中实施目视管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是在实训基地全面推进7S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品管理较杂乱

  工具、量具、仪器、仪表、耗材等物品的存放、摆放尚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物品存放凌乱,好坏不分,常用的与不常用的不分,同一区域出现多种物品或同一物品出现在多个区域的现象随处可见,经常发生长时间寻找某样物品甚至找不到的情况。在实训过程中,操作台上物品的摆放各式各样,也会出现为了寻找工量具而影响操作进度的状况。

  2.设备管理较粗放

  在日常的设备管理中,管理员也仅仅对设备进行了一般清洁与维护等粗浅的保养工作,缺少了一个对设备点检的管理环节。以至于操作者对设备的状况不甚了解,特别是管理员对于设备何时出现的异常、是谁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设备异常难以把控,与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相去甚远。

  3.实训过程不明了

  目前的实训室、实验室里缺少实训、实验环节的操作规程,操作者往往要在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指点下开展实训操作,整个实训过程的完成显得较艰难、不流畅,掌握效果欠佳,更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检验。

  4.品质管理不到位

  实训基地,特别是设备的品质管理欠佳,不到位。经常出现由于没有及时了解设备异常就再次使用设备而最终导致各类品质问题发生的情况。

  5.安全管理有隐患

  目前的实训基地中,基本没有操作区域、讨论区域、通电区域、允许放置物品的放置区域、物品存放区域、危险区域等区域的划分;或者有一定的区域划分但不规范、不醒目。操作者极易产生麻痹大意的状况,极易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

  二、中职实训基地管理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目前实训基地管理种所存在的上述五大问题,经过细致观察、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少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1)实训制度不明确:每个实训室的管理制度较为笼统、专业特色不明显,且缺少跟实训室特点相关的安全规程及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流程等。

  (2)实训场所布置不统一:各实训室布置五花八门、物品摆放随心所欲,缺少统一标识和规则。

  2.缺少精细化的管理过程

  (1)责任分工不明确:各实训室内的设备、仪器、仪表的检查、维修及维护,环境卫生的清扫和保持都属于日常的管理范围,但是这些管理工作由谁去履行、相应责任由谁去承担不够明确。

  (2)监督检查不到位:检查的力度不强、频率不高、反馈不及时,缺少检查的评价标准。

  3.缺少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1)管理理念和方法较陈旧:目前实训场所的管理人员均从学校退休老师中返聘,年龄相对较大,管理的方法和理念相对较为陈旧。

  (2)缺少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以数控机床为例,真正的使用者是学生,他才是机床的第一责任人;其指导教师是机床运行状态监控的责任人;数控车间管理员是机床管理的负责人;教学部及实训管理部门是总体安排、调控及指示的中心。可目前各实训场所缺少一条科学化的管理运行链,各级之间反馈脱节,相关责任部门难以实时掌控设备的运行等情况,要想提高机床的使用效率显得较为艰难。

  三、解决中职实训基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所谓目视管理是指通过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后,利用大脑对其进行简单判断而直接产生“对”或“错”的结论的管理方法。由于其采用公开化、形象化、图像化和视觉化的工具来进行管理,也被称为“看得见的管理”和“一目了然的管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文化,使各种管理状态、管理方法达到“一目了然”,从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

  1.组织人员学习、调研、准备

  首先,组织实训部门负责人、实训室管理员、相关专业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学习7S的管理理论,特别是目视管理理论及实施步骤和方法,并组织到部分实行目视管理的日资企业参观学习。其次,组织实施者分专业到相关实训现场调研,与使用者、管理者座谈,调查现状、听取意见。最后,初定实施方案和细则,做好下阶段准备。

  2.样板实训室目视管理推动

  根据具体专业确定2—3个重点实训室,运用目视管理的6种工具对五项内容的13个方面推动目视管理。

  (1)物品的目视管理:运用红牌作战、行迹管理等工具对实训场所中的工具、量具、消耗品、材料、加工成品等物品按定位、定品、定量进行管理,最终达到易于找到、选择,易于拿取使用,易于归还原位,一目了然的效果。

  (2)设备的目视管理:通过标示管理等工具,建立设备使用、维护及责任制度,便于使用者点检、管理者维护、主管部门督查,实时监控设备使用的状况,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3)作业的目视管理:主要运用看板管理等工具简单明了地表示各作业、各工序的进行状况以及是否有异常发生,使操作者容易明白。在作业管理中,将以下三点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是否按要求、计划正确地实施;是否有异常发生;如有异常发生,应如何应对。

  (4)品质的目视管理:运用颜色管理、信号灯、标示管理等工具,使设备异常(故障维修中、停用等)“显露化”,便于正确地实施点检,实时掌控设备的质量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许多人为失误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品质问题的发生。

  (5)安全的目视管理:主要运用颜色管理、信号灯等工具,把危险的事物予以“显露化”,刺激人的视觉,唤醒人们的安全意识,以便防止灾难事故的发生。比如注意有高低、突起的地方,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设置,注意车间、仓库内交叉的地方,危险物的保管、使用等。

  3.组织试用、评定及修正

  首先,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试用,从而验证上述五项内容目视管理实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广泛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其次,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评定,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最后,将收集的意见建议分类汇总,及时修正实施现场和实施方案,并制定日常检查的评价标准。

  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本校从2006年起在实训基地实施的目视管理,学校逐步建立了实训基地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促使学校建立健全实训场所与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管理规程、文明生产措施等,实现了实训基地的有效管理;同时,也形成自主管理强、差错故障低、实训效率高的格局,促进将人文教育引进实训基地,进一步端正广大师生的劳动态度,提高安全意识,注重环保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从而提升师生职业素养。最重要的是采用公开化和形象化、图像化和视觉化的工具来进行管理,形成“看得见的管理”和“一目了然的管理”的特色,凸显学校实训基地的管理特色。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文/钱琴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