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职院校,汽车底盘,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6 14:41
摘 要: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是汽修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造,了解汽车底盘的常见故障和故障处理方法,熟练运用汽车底盘检测技术和维修技术,从而为日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三方面入手,对高职院校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033-01
一、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
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的传统教学中,一般将底盘分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扎实掌握各部分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极容易使学生混淆各个系统的主要部件,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所以,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模块一体化教学,将底盘分为不同构件,即前桥、后桥、传动三个类型,以模块教学为基础进行系统化教学。
1.模块与构件教学相结合
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将底盘分为传动、行驶、转向、制动四个系统进行详细讲解,并将每一个系统中的总成视为独立模块。在实践教学时,结合各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着重于指导学生掌握底盘检测和维修方法。如,在传动系统模块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传动系统的顺序讲解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半轴、驱动桥等内容,同时在实践操作训练中对照实物逐一讲明。以离合器讲解为例,可在拆装离合器的过程中讲解一遍离合器的原理、结构和功用,并适当举例用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理论知识。在分组拆装实习时,教师要对每一小组进行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的拆装操作,教师则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对易出现漏装、错装的地方进行总结,以便在统一讲解时提醒学生避免发生类似错误。
2.分部位与模块教学相结合
学生在面对实体车时常常会分不清各部件所涉及的系统,如前桥涉及了行驶、转向、制动、传动系统,而后桥也涉及了行驶、制动和传动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使学生在拆装实习时很容易出现混乱,所以教师应当实施分部位教学模式,从不同部位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如,一辆后置后驱的汽车包括驱动桥、悬架、车轮、主销、转向节等,虽然汽车部件的布置方式因车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教师可选取一辆典型车型向学生讲解各部位的功用,并通过模块配合教学,使学生形成对比记忆,引导学生对汽车各部位所涉及的系统形成立体的思维和构图。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遵循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可将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划分为若干个教学子任务,如可将悬架检修划分为非独立悬架维护、非独立悬架故障检测、独立悬架维护等教学子任务;可将转向系统检修划分为转向器维修、转向传动机构维修以及动力转向系统维修等教学子任务;可将制动系统检修分为制动传动装置检修、车轮制动器检修、制动增压装置检修、制动防抱死装置检修、驻车制动器修理等教学子任务。而后,再根据每一个教学子任务对应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从而使学生明确汽车底盘检修流程,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1.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师可在实训室内同时进行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的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边讲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可在现场学习中随时提出问题,教师要给予详细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理论授课质量,而且还能够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提升实践技能水准。
2.加强实训操作
高职院校应针对汽修专业学生开放汽车实训室,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室进行实践学习提供优越条件。在实训室内,可让学生对校内员工的汽车进行底盘检测与维修,当遇到疑难杂症时,与教师一起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此外,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到汽车维修厂实习锻炼的机会,丰富学生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其步入汽修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丰富实践形式
汽修专业应为学生积极创造实践条件,丰富实践形式,调动起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和维修开展兴趣学习,讨论汽修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汽修实践活动,如汽修知识竞赛、汽修技能大赛、汽修行业就业形势报告会、汽修技能鉴定等。
三、改革课程评价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当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评价均以结果评价为主,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工作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利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难以发挥课程评价在激励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必须对汽修专业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也不例外。具体如下:首先,将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模式,重点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该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次,将学习结果评价转变为学习过程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习惯、意识、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该成绩占总成绩的40%;再次,将学习能力评价转变为工作能力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中所采取的技术是否规范、方法是否科学、流程是否完整等,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结论
当前,汽车维修业在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急需要一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维修技术人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抓住这一机遇,着力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既能够操作各种汽车检测设备和诊断仪器,又能够掌握先进汽车维修技术和工艺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现代汽车维修业对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
作者简介:杨玲玲(1981.12-),女,山东威海人,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讲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汽车检测、维修与管理。
文/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