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正安县图书馆引领群众占领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正安县,图书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6 14:44
摘 要: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各省市区图书馆的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正安县图书馆为例,讲述了前进中的正安县图书馆如何引领着群众占领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
关键词:正安县 公共图书馆 服务 社会效应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036-02
一、正安县基本概况
正安县地处黔北,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北中位地带,是贵州襟联重庆的前沿,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国土面积2595平方公里,所辖19个乡镇,152个村居,65万人口,县城北距重庆220公里,南距遵义市140公里,贵阳295公里,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素有“黔北门户”之称。正安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源远流长,是东汉儒学大师、贵州教育文化鼻祖尹珍先生故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说)之乡、中国作家西部历史文化创作生活基地。
二、正安县图书馆基本情况
正安县图书馆是国家文化部授牌的“二级馆”,始建于1984年,初建时编制四人,馆舍面积1600余平方米,藏书量一万余册。随着城市的扩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家对文化工作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阅读需求,2006年,县委、政府在县城中心位置新建了一个2650余平方米的图书馆,图书馆设有图书借阅室、报刊室、期刊室、少儿阅览室、自修室、采编室、书库、地方文献(古籍)室、过刊室、书画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支中心,支中心设有青少年电子阅览室、多功厅、机房等;现有藏书十万余册,期刊36种,报刊22种;图书馆现有人员编制1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中级职称3人。2009年9月评估时首次晋级国家三级馆,2012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安县支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被国家文化命名“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2013年4月,正安县图书馆在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获“国家二级馆”
三、取得的成绩
正安县图书馆自2008年7月搬入新馆以来,坚持每周开放时间达56小时以上,由于图书馆区位的改变和功能完善,读者大大增加,特别是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平均每月接待读者2500人次左右,图书、报刊、期刊借阅量为4200余册期本次,青少年电子阅览室每月平均接待各类上网学习和查阅资料的人数1500余人次,下载各类数字资源达35GB,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建立成果转换基地5个,建立信息联系点8个,制作信息简报215期,多次获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市支中心转发。《贵州日报》、《经济信息报》、《遵义日报》、遵义市电视台、正安县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报道我支中心电子阅览室的活动和做法,2009年首次晋级国家三级馆。2010年1月被遵义市文化局、遵义支中心评为先进单位,并作经验交流发言,2010年5月,县支中心主任被省文化厅、省共享工程分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2011月4月,县支中心又在全省基层文化骨干业务培训会上作为唯一的县级支中心作交流发言,2012年获国家文化部命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2013年成功晋级二级馆,馆长荣获国家文化部“2013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称号,全国仅有七人获此殊荣,在2014年5月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征文中,正安县图书馆荣获最佳组织奖,冯康同志撰写的《浅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支中心的建设与服务方式》荣获三等奖。
四、主要做法
1.理清工作思路
县图书馆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结合县情,务实工作,每年我们都要发放《读者意见建议表》、《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无偿服务为宗旨,在图书采购、期刊、报刊征订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管、用为抓手,积极开展“三送五进一上”活动,力争达到“三推一促进,三个满意”,“三送五进一上”即送书籍、送电影、送科技信息,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监狱,进乡镇、社区和村庄,上广场;“三推一促进”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文化信息服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学习型建设提供载体,推进全民阅读提供资源平台,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三个满意”即群众满意,组织满意,领导满意。并认真拟定了工作计划,积极的向局党组和县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
2.争取领导重视
经过努力,县图书馆、县支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和局党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管、用方面,县里面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常、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点的建、管、用纳入了乡镇的年终综合考评,极大的推进了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县委书记、县长曾多次率县四家班子领导深入县图书馆、县支中心调研指导工作,并亲切的与读者们沟通、交流,在一些传统节日,县四家班子的领导还深入图书馆,看望了在传统节日期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同志。
3.确保经费运转
县级财政每年投入50-70万不等,确保县图书馆、县支中心运行经费和活动开展经费。
4.提供优质服务
县图书馆、县支中心为了能够满足群众的阅读需要,实行全天开放,周六、周日实行轮班制。每天上班的时间是早晨8:00到中午12:30,下午1:30到下午6:00。除正常上班时间以外,如有群众需求,图书馆、支中心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赶到单位为其服务,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以来,县图书馆提出了打造“三中心、一平台”的工作思路,即读者学习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资源共享平台,并积极开展延伸服务,设立流动图书送读点。
5.走资源融合之路,开便民服务之门
2009年的7月,县支中心与县委组织部的远教工作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为了确保乡镇、村级站点的工作有人抓,有专门的人员管,县委组织部还公开向社会招考了20名大中专毕业生,作为专门的共享工程协理员,县委组织部还专门给每个乡镇的文广站拨了5000.00元的共享工程工作经费。确保了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乡镇、村有人抓,有人管,有工作经费,使我县的共享工程设备发挥了应有的职能,随后县支中心电子阅览室与县电视台合作,将国家、省、市下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光碟拿到县电视台地方频道进行播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率,与县电影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交通设备和先进的放影设备,将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送进乡镇、社区和村庄,以及企业、军营、监狱等地方,尽可能的发挥我们公共文化资源阵地作用。特别是我县的和溪、流渡、谢坝、桴焉、小雅等乡镇,根据群众需求,将科技信息下载后,利用移动播放器进行走村串户的播放,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大大地提高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6.抓成果转换,注重社会效应
一是送科技文化信息进企业,让企业走出了困境。像小雅镇星宿坪茶场,是2009年初的新建茶场,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支撑,导致管理不善,茶苗枯死,工人出工不出力,茶场业主一度陷入困惑状态。得知这一信息后,共享工程支中心立即向省分中心、市支中心寻求支持,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县支中心拿着在上级获取的资源走进了小雅镇星宿坪茶场,对他们进行了茶园建设、管护、茶苗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并将星宿坪茶场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安县支中心的成果转换基地,适时予以帮扶。通过三年来的服务,现在星宿坪茶场变绿了,茶场的工人们变勤了,茶场的老板笑了,茶场老板郑传容非常高兴的告诉县支中心的工作人员,2012年,她茶场的收入有望突破三百万元。还有班竹乡的上坝茶场、市坪乡的吐香坝茶场、风仪镇的吴氏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通过我中心的技术培训或信息服务,都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赢得了效益。
二是送技术进乡镇和村庄,为群众增收致富找路子。像土坪镇群江村的村民郑某兄弟俩,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但家里土地又少,一天没多少活干,兄弟俩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偶然机会,县支中心的工作人员到他们那儿开展活动,了解这一情况后,建议他们通过共享工程这一平台,去学习技术,外出务工。由于兄弟俩从小就喜欢摆弄机器之类,于是两兄弟就到县支中心查阅了大量的搓丝的相关技术,现在在浙江两兄弟都拿到了六千多元一个月,小雅的郑某某,通过信息和技术服务,办起了大硼蔬菜和果园,桴焉乡的骆某成为了烤烟种植大户,流渡镇的黄某成为了养殖大户等。
三是电子阅览室延伸服务搭起了在外人员与留守人员的连心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县有一个县支中心,19个乡镇基层点,152个村级服务点。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家里留下的或是老人、或是妇女、或是小孩,一年就是通几次电话,很少能见到面,有些甚至几年都见不到面。特别是青壮年夫妇都外出的,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小孩了,他们之间的牵挂之情不言而喻,县支中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积极为他们提供视频通话服务,并要求有条件的乡镇点、村级点,为他们提供视频通话服务,让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及时的与家人面对面的交流,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有条件的地方接受服务。我县现在开通这一业务的有18个点。
四是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延伸服务丰富了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送书籍、送电影、送科技信息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监狱、进乡镇和村庄、上广场,积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地方社会的和谐。像桴焉乡集镇所在地,以前一部分妇女同志一天没事就是打麻将、扯闲牛,甚至惹事生非,后来桴焉乡共享工程点的人员动员这部分闲散人员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资料、学技术、学健身操等,从而使这部分人找到了精神家园,丰富了她们的业余生活,让她们不在无所视事。
五是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延伸服务让人们在危难时候找到了主心骨,找回了自信。我县是一个边远山区农业大县,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薄弱。2009年冬的时候,长时间的干旱导致农作物严重受损,甚至威协到了人畜饮水问题,2010年夏天的时候,持续的降雨,致使部分地方出现了山体滑坡,严重威协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害点上的群众不得不搬出居住地,到临时安置点去,2011年夏天又再次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每当这个时候,县支中心就下载防旱、防疫、识别地质灾害、紧急避险等相关知识,制作幻灯片、印发宣传单,到需要的地方进行宣传,同时下载一些鼓舞士气、积极向上的影视剧到灾害点去播放,鼓舞群众的士气,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生活,与灾害作斗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六是电子阅览室延伸服务为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载体和资源平台。通过共享工程支中心的延伸服务,使我们基层党组织在为民服务方面找到了载体,能够及时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七是电子阅览延伸服务让军营增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监狱服刑人员增添了加强改造、追求自由的向往。近年来,支中心积极开展送数字图书、送电影、送科技文化和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进军营、进监狱的活动,特别是2009年8月1日开展的送书籍、送文化、送电影进军营和军民联欢活动,2010年4.23世界读书日在看守所开展的“积极改造获自由,亲人团聚享天伦”共享工程读书感化活动,2012年1月与驻正武警、消防开展的“立志军营苦练本领,奉献正安建功立业”文化共享杯读书演讲活动,2012年7月举办的“我的书屋、我的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杯演讲比赛,2012年9月开展的“金桂飘香迎中秋,文化共享贺国庆”系列活动,2013年开展“书香伴我快乐生活”系列活动,2014年5月读书活动宣传周开展的“以书汇友、悦读人生”为主题的系列阅读活动,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正安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认真履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促进地方济发展,社会和谐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取得很好的成绩,正安县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只是正安县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角。
文/冯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