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入馆教育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生,图书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7 09:08
摘 要: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有益补充,大学生应具备利用图书馆信息的能力。通过采取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可以让读者尽快地了解图书馆,尽早掌握资源的查询和获取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图书馆 大学生 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293-01
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为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信息时代赋予了现代图书馆更多的内涵,资源数量爆发式增长,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在他们未来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会扮演重要角色。大学生如何能尽快地认识图书馆,尽快地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方法?入馆前教育和入馆后教育是大学新生们的入门必修课。本文就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现状和加强入馆教育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入馆教育制度不完善,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对图书馆的功能、馆藏资源认识模糊。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图书馆认识不清,这部分读者群中不仅包括刚入学的新生,高年级学生也占有很高的比例,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没有接触过图书馆,这部分人仅仅是从课本或者报纸电视等媒介得来对图书馆的一种简单的理性认识,他们觉得图书馆就是个借还书的地方,以及可以在那里学习。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学生仅把图书馆当作能了自习室,阅览室里人满为患,而书库里面则冷冷清清。一些高年级学生在校学习了两三年的时间甚至连书库和阅览室的位置都不清楚,不知道哪些书籍应该在什么地方可以借到,更不要说了解图书馆大量的电子资源该如何为己所用。
2.个别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图书馆是个供读者阅读学习的场所,安静整洁,秩序井然的图书馆是吸引读者到馆的一个重要因素。每所高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力求把软硬件都建设得更加人性化,争取能最大限度地被读者所利用,为读者优质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馆内的正常秩序。可是个别读者对这些制度视而不见,在馆内大声喧哗,吃零食,乱扔垃圾,衣冠不整,甚至还有损毁图书和窃书的情况。这些不文明现象之所以会出现,除了和个人的素质有关外,也说明学校和图书馆在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方面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到位。入馆教育光靠入学时集中进行的方式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很理想,还有需要不断改进提高。
3.缺乏获取信息的手段。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时效性强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职能。现代化的图书馆它不仅仅是纸质印刷图书的藏书地,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电子资源。很多大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觉得图书馆就是个借还书的地方,对馆藏大量先进的电子资源知之甚少。数据库资源信息量大,更新周期短,时效性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很好的补充。如果还只停留在通过借书来学习而不能掌握电子资源的利用方法,对大学生来说就是个能力的短板,不利于自己今后的自主学习,自身发展。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来自主学习,教会他们获取信息方法和手段。
二、应加强对大学生入馆教育的力度
1.从学校层面上重视入馆教育。学校领导层应对大学新生的入馆教育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每一个良好的习惯都需要从头进行培养,从最基本抓起。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获得知识的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是被动学习,而大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不是在课堂,而是课外自主学习,或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是自发的深入研究。这种学习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必须要具备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从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就认识到图书馆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去接近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获取知识技巧会让学生受益终身。学校层面应该把入馆教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纳入到常规制度建设中去,入馆教育和信息检索课应该列入到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修选修课。只有自上而下,全方位的重视与支持,入馆教育这项工作才会顺利开展,才会取得成效。
2.入馆教育的方式需多样化。入馆教育这项工作做起来相当复杂,它涵盖了图书馆的方方面面,需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入馆教育可以从学生入学之前就展开。把图书馆的有关信息做成宣传页随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送给学生,这样新生们就可以对图书馆有个初步的认识。入校后,给每一名同学发放一本图书馆利用手册,图书馆的详细信息,包括坐落位置,馆内布局,馆藏资源情况及分布,开放时间,规章制度等等都要列入其中。新生以班级为单位或是以专业为单位,以课堂教学的形式由图书馆专业人员来讲解进馆的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和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这些还远不够。接下来就是进馆实地教育阶段。学生们应分期分批地进入图书馆来实际参观学习,由相关库室的馆员来做相应的介绍,包括如何查找书籍,怎样借还书籍,书籍排架的规则和顺序等等。除了这些传统的方式以外,借助网络技术我们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图书馆利用培训专栏,将相关的信息做成视频挂在上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利用当前先进的沟通手段,如开辟读者信箱,微博和微信等等,及时解答学生的各类问题。校园广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地传播方式,通过广播介绍图书馆的即时动态,讲解各类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图书馆还可不定期地召开读者座谈会,了解读者的动态和需求。
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是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它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刚入学的新生,高年级学生也需要持续地辅导。良好的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技巧的培养。成功的入馆教育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了解图书馆,对图书馆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去学习利用图书馆的方法技巧。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就能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图书馆是每个人终身的老师,入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陈靖,郑宏. 普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新探. 图书情报工作,2009.12,第53卷,第23期
[2]胡舒莉. 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审视. 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3期
文/丁振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