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199-01
当我们审视生命的时候总会感到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人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个人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古诗文,它犹如生命里的一盏灯照亮我们的人生的路途。并让我们对光明和温暖满怀憧憬和向往。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作为今天的青少年想要攀登知识巨人的高峰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把人比喻成一棵葡萄树,技能、知识就像那一串串的葡萄,而胸怀、情感、意志、就是支撑葡萄树的支架,没有支架的葡萄最终会和它的珍贵的果实一起烂掉!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获得了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儿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基于这样的认识,从走上讲台的一天起,我就把开展古诗文教学作为自己语文教改的起点。经过一番精心计划,教室黑板的一角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园地“每日一诗’’, 上面抄录了我精选的短诗一首,并提出了背诵和竞赛的要求。孩子们好奇地围上去并诵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尽可能地引用古诗词,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因有诗词素养而方显才华的人。孩子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偶尔用上一两句古诗词,我就大加赞赏。学生诵读兴趣渐渐浓了起来,我又抓住机会及时推进了“经典诗文擂台赛”、“自编经典诗文手抄报”,开展“古诗文配画”活动。有时还组织学生“解读古诗”,“柳笛小诗社”活动,“诵读接龙比赛”、“郊游诵诗”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真可谓琳琅满目,极大地丰富了经典诗文诵读教学形式。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我还让男、女生组成两个棋逢对手的诗社,男队名为“青云斋”,女队名为“兰草轩”。由于每个诗社都想胜过对方,对阵赛诗可谓各显神通,渐渐地学生们对诵 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背诗的范围也不断扩展,从古风乐府民歌,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所背诗篇也越来越长,从简单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诸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琵琶行》、《出师表》等长诗孩子们都是张口即来。往日痴迷动画的孩子们现在也已经钻进古诗文里,大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韵味。一学期下来,无论是晓风残月的清丽,还是大江东去的豪放,统统印进了童真的记忆,孩子们虔诚地拜倒在诗人的脚下,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语文课与经典诗文诵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要读好教材中经典诗文的选篇就是一般课文中我也十分强调有机渗透。我在讲《赵州桥》课时,抓住了网上资源,让学生通过网上资料了解赵州桥并了解家乡的名桥。诗人的提词。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记得我教的六年级二班的学生有个叫彭智的藏族学生学习不好而且经常逃学,还不写家庭作业,因为该生家中的孩子较多,父母亲文化水平也不高,对该生的管教不够严格。所以该生学习态度不明确。他即不爱背、也不爱写,根本不爱学语文。可是学了一段的古诗文,彭智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越来越浓了,也不在逃课了,能安安静静的坐在班里看起古诗文书来,那样子看起来还真有些可爱呢!慢慢的他对古诗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也开始爱学习了,由其是诵读起古诗文来,真是势不可当啊!
记得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有个叫陈琳的女生,因家中贫困,无法买一些好的学习用品就想到要拿别人的东西,而且越拿越有隐,不可收手,我知道后一起与班里的干部一起商量收集了一些列如:“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好的诗句,并通过“小诗会”让学生讲讲古诗文中人物的风采及他们身上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在思想上对她的积极开导,陈林终于肯让错了,我见她态度诚恳,与同学商量,大家一起送她了两三本《古诗文诵读书》及一些学习文具。陈林的心被感动了,就这样这些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们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为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已经有所领悟了。诵读古诗也成为他们的一大爱好,平时开始和同学交流讨论背诗了,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可喜的是同学们在古诗文中受到的影响很大,不爱学习的同学,开始喜欢上学习了,喜欢上古诗文了,做坏事的人少了,做好事的人多了,自私的人少了,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了,古诗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也改变了他们的爱好。这些都将成为这一代孩子们重建人生信念及完美人格和重要精神资源。
真没想到每周让孩子们背几首小诗或写几首诗竟然成为学生和老师的一种和谐默契,中华美文真正的成为我们师生共同体会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而学生则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释放潜在的智慧,感受学习的幸福,获取不断的成功,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欣赏古诗。诵读古诗,与古诗为友吧!
文/李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