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苗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苗族文化,传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7 07:40
摘 要: 通过对凯里市舟溪小学和舟溪中学市师资、教材和课程设置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苗族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传承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和特色发展,政府重视,学校实施,师资齐全,教材合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
关键词:苗族文化 教育传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095-01
一、中、小学在传承苗族文化中实施情况
凯里市舟溪完小和舟溪中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学校。凯里市舟溪镇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境内民族文化资源丰厚。凯里市舟溪中学充分挖掘苗族文化资源,通过学校教育传承苗族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1.凯里市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全市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素有“百节之乡”、“歌舞海洋”的美称[1]。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千姿百态,造型样式之多,装饰手法之丰富,工艺技术之精湛,当称民族服饰之冠。苗族服饰可以称得上是“穿在身上的史书”,独领一代风骚[2]。风格独特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挑花、刺绣、蜡染、银饰,豪放的苗族飞歌,动听的芦笙金曲,精彩的斗牛、斗鸟、斗鸡以及有千年历史的苗家酸汤鱼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民族民间文化的光彩。
2.黔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特色鲜明
凯里市舟溪镇舟溪民族中学位于凯里市舟溪镇,学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教职工76人,学生1000余人。多年来,舟溪民族中学在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舟溪民族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苗族语言进校园。 凯里市舟溪中学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学生讲本民族语言,开展与民族语言的相关活动,比如演讲、讲故事、小品等活动;
第二,苗族民歌进课堂。舟溪中学收录了十余首苗族民歌作为全校音乐课教学教唱歌曲,即《走进黔东南》、《行歌坐月》、《黔东南的七月》、《苗岭谣》、《太阳鼓》、《苗岭飞歌》、《干一杯》、《苗乡侗寨》、《芦笙场上》《醉苗乡》《梦的摇篮》等,并在校园内经常播放
第三,苗族艺术进课堂。笔者调查发现,民族艺术进美术课堂,主要做法是将苗家族民间美术、雕塑、工艺品制作等内容纳入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
第四,“芦笙舞”纳入学校体育课。学生每周2个学时,在体育课时段中学跳苗族“芦笙舞”。在课间操时跳“芦笙舞” ,寓教于乐,学生很喜爱,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舟溪民族中学积极开展苗族语言、艺术、音乐进校园等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为在校学生开设了《苗家语言》、《美术·民族艺术》、《体育·芦笙舞》、《音乐·苗族民歌》等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凯里市舟溪中学由于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发展也因此作了重新定位,提出了“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办学理念,理清了“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突出了“主动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使苗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传承、创新和发展。
二、苗族文化在教育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
尽管凯里市舟溪民族中学在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中,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此过程中同样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1.苗族文化教育传承面临社会生态环境的困境
伴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苗族文化和其它少数民族文化一样,汉族文化往往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苗族文化往往处于边缘地位。首先,在思想认识上,人们常忽视了苗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其次,苗族语言与文化进入学校教育的机会被压缩和限制;这是苗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内在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笔者调查发现,在黔东南境内,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说苗语;在校学生、年轻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基本不说苗语。所以说,苗族语言,正在经历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削弱了苗族语言传承的社会生态基础,也是苗族文化教育传承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2.交流功能的弱化,制约了民族语言教育传承的持续性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意识行为系统,人类的意识源于民族及其成长环境,并且持续受到后天经验的塑造和影响。在凯里市舟溪中学,学生在学校接受苗语熏陶。然而,回家后或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得到语言的社会交流和运用。课堂上所学的苗语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制约着学生学习苗语的实用性。民族语言社会使用价值的弱化,将严重地制约着民族语言在学校教育传承中的持续性。
3.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将后继乏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原生态歌舞正在逐渐失传消亡;原生态苗族歌舞已出现“老龄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在黔东南州内的苗族聚居地,到目前为止,全部会唱苗族大歌、酒歌、飞歌、情歌、婚歌、丧歌的,会跳芦笙舞、板凳舞苗族人口比率约为万分之一,已到“老龄化”、“青黄不接”的境地。
3.2苗族美术工艺正艰难地生存着;刺绣、芦笙、斗笠、鸟笼、泥哨、蜡染、等等民间工艺制作技术正在出现由“面”到“点”的逐渐消亡现象。目前芦笙制作只有凯里的舟溪镇有点名气,其他地区不成规模或者基本绝迹;很有苗族特色的斗笠,现在也只有在凯里的湾水镇才看到有几十个老艺人会编织制作,其他地方已销声匿迹。
由此可以看出,原本不多的民族文化持有者逐渐老去,使得民族文化传承将会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地去保护民族文化生存空间,如何努力去传承民族文化,这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工作和更为迫切的现实要求。
三、苗族文化教育传承得以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1.以学校为载体,营造苗族文化教育传承之氛围,培养苗族自豪感
费孝通先生说过:“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大家认可的基本秩序[4]。”由此可见,对苗族历史文化认知,对自身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学校教育的根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成效。由此,舟溪民族中学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活动、表演和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应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实地调研与采风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宫,举办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开设民族工艺课教学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感悟,通过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使全校师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加强学校师资建设
针对民族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建议:其一,举办苗族文化课程培训班,邀请民族文化传承人及民族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苗语教师、苗族艺术美术教师、苗族音乐教师和苗族体育教师分别授课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苗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其二,招录苗族文化课教师,以确保师资力量逐步得到加强;其三,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双语教学能力,做到苗语教师能双语教学,其他课程的教师也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苗语。全校师生都融入民族文化大熔炉中,才能感悟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传授苗族传统文化。
3.民族文化课程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课程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衔接 要尽量聘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民族工艺的制作,如剪纸、面具阳戏、吹唢呐等。学校应加大对民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兴趣培养的力度。
4.应加强校本民族教材建设工作的开展 组织专家学者与民族学校教师一起编写优质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教材,使校本教材和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且能引起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之兴趣,这也是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关键步骤之一。
5.文化部门、民族事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应经常明察暗访 检查各苗族地区学校是否按照既定课程上课,是否切切实实的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深入村民及学生当中去调查,对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提出批评,对不称职的音乐美术教师再次进行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凯里市舟溪民族中学民族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阵地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在应对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重要举措之一。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中,需要教育机构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探索,需要学生及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只有得到了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才能得以持续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明兰.百节之乡的魅力[M].东北文艺出版社
[2]卢先逢.精点黔东南[M].贵州人民出版社
[3]王军.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改革[M].民族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龙会(1977.7-), 女,苗族,贵州凯里人, 工作单位: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文/张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