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课改中的“钟摆现象”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改,钟摆现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7 07:53
摘 要: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就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方向一下子甩向另一个方向。课程改革“一改再改”,虽然出现了“钟摆现象”,但我们必须明确——无论怎样修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课改当中的“钟摆现象”。本篇文章主要讲述课改中的“钟摆现象”。
关键词:钟摆现象 学生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109-01
改革中,当我们去批判某一种做法时,往往会走到其对立面,从而导致出现“钟摆现象”。比如说,新一轮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一些学校、老师就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来看待,从而出现了忽视知识传授、反对教师讲授的倾向。这时,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就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方向一下子甩向另一个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课改当中的“钟摆现象”。
现象之一:完全摒弃传统的教法和学法。
在推行课改的进程中,有人见不得“传统”的影子,认为课改就是革命,革命就要彻底。这也许正是推行课改的需要,毕竟传统和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力量也很强大。但难道传统课堂和理论真的就一无是处?课改后一些老师就反映,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难得到落实,而在传统课堂就少有这样的困惑,为何不能借鉴呢?课改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教会”到“学会”,原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不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这种例子不枚胜举。所以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要能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否则便可能降低课改的效果,加重课改的阻力,最终制约课改的发展。
现象之二:课堂上要教师少讲或不讲。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自主学习这个课改口号容易被误解为不需要教师的讲授教学,甚至被误解为只允许让学生自学、探究。还有一些老师为了“少讲”,便培养一两个学生取而代之,学生毕竟是学生,培训花了时间不说,还未必讲得清楚讲得有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有其独特价值,好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意味着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至少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个细节。
现象之三: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成绩。
新课程提出“三维课程目标”,然而,我们发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却在十年课改中完全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同时,“三维课程目标”中并不包含思维培养的要求。而学生的思维方法训练等智力培养目标由于隐性特征,却难以表述,教学中难于操作,效果更难于检验,所以常常被忽视。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的数学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对学生说“是什么”,不注重“为什么”,即只是完成做题目的任务,给了学生“金子”,而忽视了给学生开启金库的“钥匙”。还有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来开放学生的思维等都被我们数学教师忽视了。由于科学方法、思维培养的缺失,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只好常常用“题海战术”来弥补“不足”。那么这种“题海战术”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有人就习题教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习题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却不会做研究工作。孩子的一生犹如一场马拉松,需要充足的耐力、韧性和坚强的毅力,从小形成的良好个性和品质会让孩子在一生的长跑中不断地补充能力、挖掘潜力。
现象之四:课改课就是活动课和合作探究课。
一提到课改课许多老师就想到活动课,就想方设法设计表演、辩论、游戏等活动内容。课改可以形式多样,也包括各种活动,但还得看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不是这样,活动就变成了瞎折腾,劳而无功。还有一些老师将课改课与合作探究课等同起来,一定要设计足够的探究题贯穿始终。其实,合作探究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目标而定的。有问题,需要探究时才设计探究题,没问题或者不需要探究时,就不必牵强附会。如英语课学习英语单词时,语文课堂在学习识记内容时,合作探究方式就未必有效。活动和合作探究都是课改的手段之一,要恰当和合理运用,而不应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效果。
现象之五:合作学习随意性极大。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实践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的等同于小组讨论。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这样的小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第二,教师缺场。现在的合作学习有这样一种趋向,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或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全程调控,自始至终参与到讨论中去,不可袖手旁观。只有教师的有效指导,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第三,合作学习被用得过滥。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分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呈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现象之六:教学手段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观摩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
以上事实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一改再改“,虽然出现了”钟摆现象“,但我们必须明确--无论怎样修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其实不必过多抱怨,问题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在新课改的路上,让我们少走些误区,多做些成就,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文/杜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