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耕地后备资源,江城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30 15:26
摘要:对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评价,查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对其作出科学的宜耕性评价,分析其开发利用潜力,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建议。对缓解江城区耕地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保有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江城区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避免,人地矛盾问题将更为突出。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江城区新一轮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中,我们选用比较先进的评价方法,合理的评价指标,从农业生产宜耕性方面对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为后一步耕地后备资源的稳定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1、区域概况
江城区位于阳江市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1°39'35″~21°57'27″,东经111°47'12″~112°03'12″,东面和北面与阳东县毗邻,西北与阳春市接壤,西接阳西县,南临南海,国道325线横贯而过,为阳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中共阳江市委、市政府驻于区内。辖南恩、城南、城北、中洲、城东、岗列、城西和白沙8个街道和海陵、埠场、双捷、平冈、闸坡5个镇。2012年,全区人口(户籍人口)总数49.22万人,全年生产总值236亿元。
江城区处滨海低山丘陵地带,依山沿江临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除少数地区为丘陵(含台地)以外,大部分为漠阳江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此外还有海积阶地、砂堤、砂地和海漫滩等。地形和缓平坦略有起伏,海岸线蜿蜒曲折。江城区大部分地区处在南亚热带最南缘,基本上在热带季风气候的控制范围,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2.3℃,夏秋属台风季节。雨量丰沛,平均降雨量为2350毫米,区域内河流遍布,水资源丰富,平均径流量为88.2亿立方米。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全区土壤共分为水稻土、赤红壤、黄壤、潮砂泥土、滨海盐渍沼泽土、沼泽土和石质土七个土类。
根据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全区土地总面积43368公顷,其中耕地14830.12公顷(34.20%),林地6784.37公顷,草地859.30公顷,园地4035.5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7.7.7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767.1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58.38公顷,其他土地268.32公顷。从1996年以,全区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近些年来,由于耕地种植效益低,许多农民都选择弃耕外出打工,同时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过量征用集体土地,以及交通水利设施的建设,滥圈地等一些原因也造成耕地大幅度的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2、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与分布
根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图斑895个,总面积9753.67公顷,包括8个二级地类,其中沿海滩涂(115)7120.97公顷(73%);其他草地(043)1477.87公顷(15.15%);内陆滩涂(116)688.34公顷(7.06%);裸地(127)289.65公顷(2.97%);沙地(126)7.92公顷(0.08%);沼泽地(125)2.66公顷(0.03%);盐碱地(124)0.65公顷(0.01%);和采矿用地(204)165.61公顷(1.70%)。
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布比重较大的乡镇是平冈镇(41.98%),其次是海陵镇(31.22%)、埠场镇(13.21%)、岗列街道(3.91%、)双捷镇(2.98%)、白沙街道(2.92%)、城西街道(2.09%)、闸坡镇(1.70%)。
3、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
3.1 评价技术路线
围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目标和任务,依据统一的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充分利用二次调查、2012年度变更调查,结合农业普查、土壤普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成果,以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调查评价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形成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经逐级检查、核实和汇总,形成国家、省、市、县各级调查评价成果。
3.2 评价过程
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耕地后备资源图斑进行宜耕性评价。当图斑属性有任何一项指标为不宜耕评价指标表属性值描述时,该图斑为不宜耕,否则即为宜耕图斑。为保证图斑属性相对均一,当江城区的评价对象图斑的指标评价结果不同时,对图斑进行裁切,形成评价单元。
3.3 评价结果分析
全区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共计681.61公顷,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6.99%。主要以其他草地和裸地居多,开发复垦难度低,工程简易,投资规模较小,相对收益大。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各个镇(街)分布相对均衡,分布最多的是平岗镇(24.66%);其次是白沙街道(19.27%);海陵镇(15.03%);岗列街道(12.73%);双捷镇(11.82%);埠场镇(9.43%),;城西街道(7.06%)。
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地块达到15亩连片程度的总面积为619.49公顷,占全区宜耕面积的90.89%。耕地后备资源地块达到15亩连片程度的图斑总个数为161个,占全区宜耕土地图斑总数的55.48%。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较大。主要分布在平岗镇、双捷镇、白沙街道、海陵镇、岗列街道等镇(街),其中最大地类面积是其他草地,面积543.97公顷,占面积大于15亩的图斑面积总数的87.81%,主要位于平冈镇、白沙街道、海凌镇等镇(街)。其次是裸地,面积39.95,占面积大于15亩的图斑面积总数的6.45%,主要位于岗列街道、平冈镇、白沙街道等镇(街)。
4、江城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4.1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循序渐进开发和复垦
江城区连片15亩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岗镇、双捷镇、白沙街道、岗列街道等镇(街),主要地类是其他草地。建议在以后的开发复垦方案制定中,根据空间分布和实际情况,可以先从平岗镇、双捷镇的其他草地进行开发利用,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时序开发复垦整理。根据耕地后备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开发利用方式,坡度较小、水源足、土层厚的地块,应优先考虑开发为耕地,其余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强化新增耕地质量管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行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
4.2 做好成本预算保证资金来源
根据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项目经验,各县市针对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的亩均投入水平均有不同,其中工程施工费亩均投入从2000-5000元不等,虽然不同的投入均达到开发复垦的目的,但是经评定,不同投入开发复垦出来的耕地质量等级是有差别的。因此,针对此轮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行为,建议在制定方案时,初步定一个开发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并以此为标准估算开发复垦的亩均投入和总投资水平,同时申请并确保项目资源来源,保证开发复垦行为的顺利进行。
4.3 协调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坚持生态优先。改进开发复垦方式,降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平整对地貌形态和天然植被的破坏程度,减少对土壤环境、水文状况、局部小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优化开发复垦方案,避免因土地复垦造成土地污染、地力下降和抗灾能力减弱。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盲目开垦,禁止围湖造田、毁林造地等破坏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行为。通过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促进生态建设。统筹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建设生态型宜居新农村。在江城区西北部地区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建设生态防护林,加强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在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加强田、水、路、村周围的林网建设,营造防风固沙林。加快恢复废弃土地生态功能,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4.4 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激励机制,提高社会认同度
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经济激励机制,鼓励集体和个人积极参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凡按规定程序组织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的项目,新增耕地可按规定归其使用。落实国家对耕地的财政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地方和农民耕地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元,中国土地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3.
[2]张全景,论土地环境[M].北京中国土地科学2014(5).
[3]李从如,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
陈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