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中的快乐哲学浅论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梁实秋,散文,哲学
  • 发布时间:2015-12-01 11:15

  摘要: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本文主要浅谈梁实秋散文中的快乐哲学。

  关键词:梁实秋;散文;快乐哲学

  说起梁实秋的散文,就不得不说梁实秋的生平事迹,在文革时期与鲁迅,胡适等人的论战让后人印象深刻,之所以说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中散发着快乐的气息,与其创作目的是密不可分的,梁实秋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工具,提倡思想自由,因此他笔下的文字大多轻灵飘逸,没有戾气,在记录和调侃生活之余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

  1、梁实秋散文中的以小见大

  阅读梁实秋散文的饮食篇《狮子头》的时候,感觉味蕾都被挑逗活跃起来,恨不得马上按照散文中的讲解步骤亲自下厨做一道新香浓郁的狮子头来满足自己,文章中关于如何做这道菜品的篇幅占了很大部分,大概先生当时是想通过散文记录菜品的做法以供日后的补充和完善,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梁实秋先生热爱生活,即使周遭环境并没有那么顺应人意,但先生依旧可以苦中作乐,亲自烹饪美食与品尝的喜悦在文字中虽只字未提,但读者却能在阅读时深切的感受到。

  梁实秋散文中快乐的哲学大多是通过日常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所演变而来,随想篇中的《穷》和《聋》,这两个本身给人以不适和逃离之感的词在先生的笔下也被描述的风轻云淡,当然风轻云淡也不是说因为没有切身体会的随意之谈,相反却是在真正领会其生存状态后竟从中也能发现可闪光的地方,穷又如何,可以做到心里敞亮,落个清闲;老又如何,按先生的话来讲,江州司马青衫之后,不还是可以忘情于酒吗?这正是梁实秋先生快乐哲学的反映,顺应自然的发展,想必也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去接你”。关于梁实秋先生的第一段感情生活,看先生的《槐园梦忆》可知一二,面对妻子程季淑的悼念之情不可谓不深挚,但这种深挚决对不是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那种偶发式的歇斯底里,而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的长情的哀婉。1974年,在美国一场意外事故中,梁实秋失去了陪伴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妻子程季淑,所谓“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面对生命的逝去,以普通人的思维大体会感到遗憾、悲伤、寂寞,智者亦然,只是他们并不沉浸于此。庄子在吊唁妻子的仪式上“鼓盆而歌”何尝不是一种感极而悲的行为,但是梁实秋却选择了一种放手的心态,在先生看来死是寻常事,悲恸之外也应释怀,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已足矣,缘分至此,你走我愿你安好。

  冰心说:“一个人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而这朵花,一生中盛开了两次,第二次就是先生在古稀之年与韩菁清饱受世人争议的忘年恋,梁实秋在追求韩菁菁的时候,那份炽热年轻人都难望其项背,在后来印行的情书集裹里,语言之火热、表达之浪漫,一点也看不出来这是出自一个古稀老人的手笔,可以看出这份爱情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即使已到古稀之年,即使丧妻之痛还没完全消散,先生依旧热爱生活,在舆论的压力和不被外人看好的情况下勇敢的追求这份不期而遇却又炽热的爱情,先生无疑是快乐的,这份心态让他在一生的轮回中绽放了两次,每一次都似烟花夺目而璀璨。

  2、梁实秋散文中的重义轻利、穷而不改其乐

  重义轻利、穷而不改其乐正是梁实秋个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在他的许多散文中都有突出的体现。他享受生活而又不逾矩。鉴于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体已成泡影,政治现实令他十分失望,生活在污浊社会里的梁实秋为了摆脱烦恼而疏离政治,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其消极的一面是毋庸讳言的,但他藐视权贵,不为名缰利索所绊毕竟还是可贵的;而追求不逾矩的怡然恬适的人世情趣,又何尝不是对滚滚红尘中那种为谋求高官厚禄而不惜尔虞我诈的世风的一种反拨。《雅舍》这篇小品是描写梁实秋国难时期居住的陋屋。他在这座地处僻远、“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住所里日子过得很愉快,虽说此处有“聚蚊成雷”之类的现象,他也善于自我化解:“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何况明夏“谁知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这里透出了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飘零感,同时显示着他那随遇而安的达观态度。这种态度在国难期间,应该说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试想象一下当时有多少饱受苦难的同胞四处飘零、流离失所!相比于那些舒舒服服地在琼楼玉宇里享福的达官显贵,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大学教授的梁实秋,他能做到如此安贫乐道,尤显可贵,快乐的人生哲学在此可见一斑。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在现在之所以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多是因为先生的散文能够让现代人在这个浮躁,物质高度发展而内心精神贫瘠的社会学会平静、安淡。先生的一生也并非一直顺风顺水,生活在动荡的大时代下,心里却总抱着一份恬淡悠远的生活情趣,正所谓“酒饮微醺,花看半开”;相比于横眉冷对的儒家战士鲁迅而言,梁实秋更像是笑看人生的道家智者,以一种内敛自然,平和温柔的幽默感颂扬国人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享受人生的生活态度。

  3、结语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大慨可以用来形容梁实秋为人处世的生活哲学,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动荡时代少之又少的快乐,快乐是梁实秋散文创作的源泉,只有内心愉悦,文章才会栩栩如生,才将日常生活的琐事感想讲活,很显然梁实秋做到了,并且把快乐哲学演绎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略论梁实秋散文“雅幽默”的美学特征与意义[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02)

  [2]杜吉刚.主义论争与纠偏之举--试论梁实秋的文学货色论思想[J].学术论坛.2008(07)

  [3]蔡永丽.从梁实秋“美在文学中不重要”的论点剖析其“道德价值论”--以梁实秋与朱光潜论争为中轴[J].鸡西大学学报.2009(01)

  [4]李晓华.边缘的声音,理性的回响--评《雅舍小品》兼论梁实秋散文的文化意义[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02)

  唐炜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