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在现实的美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结果使教学变得索然无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情感教育重要作用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的具体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体验,教学方法

  一、前言

  自然科学注重对自然的内在规律的研究,而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道德、伦理、情感、信仰、审美意识等,美术恰恰属于人文科学,同时美术科学也讲究情感的投入。因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着重就作品的认识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情感的体验与情感的传递。

  二、情感教育在美学教育中的意义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就是作品的情感性,同时它也是美学学习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因而美术课程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提升学生对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此外,通过情感教育还可以培养他们尊重与保护自然生态的热情以及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然而,在当前多数美术教育都忽略了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对中小学的情感教育与培养方面尤为突出。

  通过美术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该与学生的美学素养以及审美素质同步进行,通过提升学生的高尚情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以及审美素质,而审美素质的提升也为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的具体方法

  1.注重提升学生的美术兴趣

  哲学家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当一个人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后,就会出现一种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就是人们口中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趣就会逐渐转变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教育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学生自然、纯真的本性,就能不断激发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再采取传统的那种只求形似、干净整洁的画作,或者只求老师要求的那种样板画为标准的画作,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及时的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作品哪怕颜色搭配不当、比例不协调,只要学生是认真、全力的进行创作,只要是对生活的感悟或者只要是真情的流露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某些具有独特标新立异并有奇异想法的学生,他们虽然超出了老师要求的范围,但是只要是有想法,不管想法多么离奇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并获得一种创作的成就感,进而使学生的美术兴趣不断提升。

  2.注重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

  学生的主体人格常常在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中得到体现,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与情感交流则需要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环境与氛围,因而只有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给学生萌发想象力提供土壤,才能让学生充分放飞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让他们带着愉快的情绪去感悟生活,才能获得一种美的体验,才会使情感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个开放的、真诚的、融洽的课堂氛围,进而让学生自由的表现自己的各种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同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其情感体验给予充分的理解,这样才便于学生的情感思维的发展。

  而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息息相关,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表情太严肃,教学方式比较刻板,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过分的强调聚合式思维,设置固定的答案,同时缺乏创造力,势必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出老师和蔼可亲的情感因素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开放、宽容的教学方式、良好的态度,并注重学生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安全感,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创作兴趣。例如,我们在对《向日葵》进行教学时,采取了开放与民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看法,有些同学认为《向日葵》不仅仅是一副描述花草的静物画,而且也是一副表现太阳的画,是一副交织着对阳光以及旺盛生命力赞美的画作,画作中的那一朵朵向日葵,就像是从画作中迸发出的红色火焰;有的同学认为《向日葵》传递出来的是一种躁动感;有的同学则认为《向日葵》给人一种孤寂感。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每个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美术欣赏是一个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就如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只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3.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基本的色彩与线条构成一无所知的学生,如何进行美术的情感体验,更不要说情感教育了,因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只有学生深刻的被作品打动,学生才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共鸣,进而产生情感的互动,最终达到培养情感的目的。美术是一种特别的视觉与造型艺术,它通过视觉对对物体进行感官认识,进而不断激起情感体验,达到美学教育的目的。

  4.注重美学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要调动学生欣赏作品的积极性,发现并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加入和美术作品相关的事物与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做不但可以提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这一节课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为自己画一幅像,同时同学间交流创作感受,同时从自己的相册中挑选出几张最能体现自己特点的几照片并谈谈为啥喜欢。按照传统的教学标准来说,这样的课程并没有什么知识点,但是这种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美术课堂上的情感教学方式千变万化,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发掘出新的教学方式并灵活运用,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情感的功能,进而使学生在真情的关怀下,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智。

  参考文献

  [1]杨雪梅.探究情感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2]常锐伦.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点设想[J].中国美术教育.1999(04).

  李建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