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 发布时间:2015-11-30 17:47

  摘要:赏识教育是集心理与情感于一体的全新教育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通过肯定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挖掘小学生的潜能,最大化小学生的长处,最终实现成功的小学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只有科学地进行赏识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许多小学进行了赏识教育班级管理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实践进行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小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式之一,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学校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同时注意抓住人的情感因素,通过表扬或赞扬,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教育更加有效。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总结的“花苞心态”调整了无数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总结的“生命像一条河”、“全纳思维”、“先骄傲、后成功”等思维方式使许多家庭走向了和谐、幸福、美满。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2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赏识方法单一

  很多教师都知道要多鼓励学生,少批评,因此“你真棒”这一词被无数教师所引用。课上学生答对问题,老师马上说:“你真棒!“学生做了好事,老师也说:“你真棒!”等等再无其它赏识学生的话语,久而久之,学生对这句话已经不再那么期待,甚至讨厌。要使学生对一件事有所期待,只有当它充满新意,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时才能勾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赏识也一样,只有老师能从学生身上看到不同的进步,用不同的话语跟学生说出,学生才能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向前,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学生固有的优点上,表扬学生也要有花样。

  2.2 赏识缺乏平等理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吉诺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获得每个学生的心。”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学生能听自己的话,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常常闪烁出一种严肃的目光,没有放下老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去聆听学生的心声。

  2.3 赏识缺乏针对性

  人类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人类的综合素质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通过素质教育能使其自身真正得到发展,为在社会更好生存创造良好环境。基于这一理念,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赏识。而现在小学班级赏识教育中,往往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目的性不强,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地赏识不同特点的学生。

  2.4 赏识缺乏引导性

  在小学班级赏识教育中,赏识的最终追求往往还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不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消化能力,不仅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会慢慢蚕食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赏识教育还需要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奖赏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求知的创新积极性。

  3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3.1 赏识方式多样化

  (1)用赏识的目光来鼓励孩子。

  在学生努力学习的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在学生获得成就的时,投去鼓励的目光,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到兴奋并更加努力。同时,要经常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微笑,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

  (2)用赏识的语言鼓励学生。

  “赏识教育”的语言是“太棒了”、“你真能干”、“你的观点真好”、“你真让我感到骄傲”、“你做得很好,除了不足的地方……”这些看似很普通的语言,却能激发出无穷的动力。赏识教育的形象标志是拟人化的大拇指,它让每一个面对大拇指的孩子心灵舒展,发出会心的一笑。

  3.2 赏识建立在平等师生关系基础之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要转变传统观念上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冷峻的形象,使学生对教师不再有一种敬畏感而产生亲近感。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戒备抵触情绪。特别是班主任,要了解全班每个学生详细情况,建立学生档案。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多和学生一起活动,交流感情,获得学生信任,在此基础上赏识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赏识提高针对性,因材施“赏”

  赏识教育必须遵循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有一定的依据,并且当赏识内容具体而有针对性时,才能激发学生的能量。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赏识的氛围、创设条件进行赏识。如我班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在“一人一职”的制度下,我们根据各自的特长给每位同学都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教师应在给予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赏识,也就是因材施赏。对于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应该加以表扬和赞赏,只有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和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慢慢对教师产生好感,在这种氛围下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3.4 诱发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尤其是小学生,更像是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宝藏中的千里马,是否能成为这些未被挖掘千里马的伯乐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小学教师基本上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若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以欣赏的眼光对待,不断鼓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给予肯定和表扬,那么对于诱发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将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4 结论

  人们之所以推崇小学生赏识教育理念,是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爱的教育”。它要求我们用心去关爱小学生,给小学生提供成长的沃土。把赏识教育成功地融入到小学班级管理,一方面促进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纪学青.论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3(12).

  【2】陆梅.浅析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

  赵伟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