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伪满建筑解析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春,伪满建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30 15:44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发展迟缓而又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其建筑形式是以高度成熟的木构架体系为主体的多民族建筑体系,一直处在与西方建筑完全隔膜的状态。鸦片战争后,成批西方建筑传入中国,西方建筑的理念与体系也逐渐渗透进来,形成了新旧建筑体系并存,中西建筑风格交汇的状态。也因此中国建筑转近代化的进程十分曲折,发展状态很不平衡,建筑风格异常多样。
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其建筑也深刻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早在长春设治之前,受来自河北,山东等地方的流民带来的影响,长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清末,受沙俄、日本的影响,长春城市建筑既有大量中国式的传统建筑,也有俄式、日式、甚至还有欧式建筑。伪满洲国成立后,在国都建设中,为体现日本殖民者所谓的“王道乐土”、“满汉一家”的殖民策略,掩盖其侵略的本质。伪满建筑采用极为先进的材料与建设手段,而建筑风格多为欧式、中国式和日本式的混合体,日本称之为表现满洲气氛的“兴亚式”建筑。
伪满皇宫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的宫廷旧址,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式平房,也有欧式情调的楼宇,还有中日合璧的殿堂。伪满皇宫的主要宫殿有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其中缉熙楼,亦称寝宫,取《诗经》中“于缉熙敬止”之句命名。建于二十世纪初期,为中西合璧式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勤民楼,建于1905年,是砖木结构的方形二层建筑。屋顶为欧洲哥特式圆顶,半圆形窗户,木结构平台,二层外部为木构回廊,呈现出典型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同德殿是伪满皇宫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长春伪满建筑中唯一一个庑殿顶的建筑,屋顶的鸱尾造型式仿唐式的,垂背的兽头是龙头造型,但是都已经几何形体化,也就是日本化了。同时带有典型的帝冠式建筑的元素。同德殿每块瓦当上都烧刻有“弌德”篆字,每块滴水上都烧刻有“弌心”字样,意为伪满洲国与日本“一心一德”。
作为“伪满洲国”首都,长春还保留了大量伪满时期的军政建筑。在先后实施的两期国都计划中,一共修建了以14栋伪满机构办公建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设计要求上,日本关东军作为伪满洲国的实际操纵者,提出了要有满洲特色,同时也能够体现日本强大和现代化的建筑样式的要求。所谓的满洲特色就是指这些新建筑中必须要具有中式传统建筑元素,以此彰显他们“大东亚共荣”的宽广胸襟。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伪满八大部”,伪满八大部建成于1936年,分别是交通部,经济部、军事部、民生部、司法部、外交部、文件部、兴农部,其各个建筑风格迥异绝无雷同,错落有致的高大楼房,典雅幽静的庭院集东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
伪满洲国国务院,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欧美建筑构件,既有中式的四角攒尖顶,也有巨大的欧式塔斯干廊柱。整个建筑不仅外观设计别致精巧,内部的装饰也是奢华中尽显独特。正门大厅楼梯两侧的扶手石鼓十分引人注目,这似石非石的石鼓并非用普通的岩石雕刻的,而是用从意大利运来的由上万年贝壳化石形成的的“雨田石”雕刻而成。而供人踩踏的楼梯台阶也采用的是远道而来的琉球大理石。“满洲”中央银行1938年发行的乙号券五元的纸币上印上了这座极具特色,精致而奢华的建筑。
而伪满洲国的交通部建成较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它的装饰细节别具一格,色彩搭配靓丽夺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琉璃瓦和琉璃面砖,咖啡色、黄灰色和黑色等不同颜色的琉璃瓦被毫不吝惜的使用在屋顶、屋脊和墙面上。不同颜色的琉璃瓦和面砖相互映衬,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性。垂花门造型窗套所包覆的外凸式阳台,使建筑外墙面有了跳跃性的动感。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伪满洲国经济部的建筑,这栋建筑与交通部一样都是由伪满洲国营膳需品局营膳处设计建造的,但是交通部被称作“新兴满洲式”的一件力作,而经济部则被日本著名建筑家土浦龟成评价为“丑恶”。其设计乏善可陈,不仅缺少复杂的立面装饰,建筑形制上也中规中矩。从建成时间上可以看出,1939年秋天经济部搬入了顺天大街上的新办公楼,而此时伪满洲国已经开始实施第二期的国都计划,同时随着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后方经济吃紧。这也是这栋建筑如此普通的原因之一。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大楼在风格上也是独树一帜,这是典型的日本国内帝冠式建筑风格。日本关东军作为城市规划的制定者和伪满政权的实际操纵者,它凌驾于伪满其他建筑设计部门之上,因此没有使用他们自己规定的“满洲式”建筑,地理位置也没有像其他伪满机关楼一样面对广场中心,而是朝向正南方,象征着像帝王一样独掌大权。
如今,这些建筑都已经改作他用,但是这些暗含深意的设计和独具特色的装饰都在提醒我们那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在长达6年的建设中,日本关东军掠夺了数不胜数的珍宝和资源,没有停歇的压榨人民。最成功的伪满洲国务院办公楼造价高达250万元,而金碧辉煌的“琉璃房”交通部办公楼也是耗资巨大,它仅有8056平方米,却耗费钢筋597吨、混凝土3500立方米、红砖184万块,而且珍贵的琉璃瓦和石材都是有专门厂商特供的。即使是不被人们欣赏的经济部大楼也价格不菲,在长达两年的建造中,消耗了700吨钢材、6万袋水泥,耗费人力214万。外墙所镶嵌的石材和屋面的覆瓦都是厂家特供的。如此种种,都是东北的劳动人民用汗水和血水换来的,日本侵华所犯下的血的罪行,不仅体现在那一次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也体现在这屈辱的建筑中,体现在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
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在进行传播的过程对民众产生影响。伪满建筑作为日本殖民时期的历史产物,体现了文化侵略在现代性的外表之下,实际上具有隐蔽性和侵略性。而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满洲式”、“草原式”建筑在建造之初就受“五族和谐”政治要求的影响,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民族形式,同时又掺杂了日本传统建筑构件和细节。日本侵略者带着政治目的,将这些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建筑赋予了独特的时代意义。在日本殖民地的长春,长期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传统东北地区建筑被取代,伪满建筑传递着殖民者“王道乐土”观念,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长春市民,不露声色地抹去传统民族文化痕迹,向民众强行输入新的殖民思想,达到不费一兵一卒就瓦解民众心理的目的。
韩家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