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边塞诗浅析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白居易,边塞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1 11:13
摘要: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一生都在致力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其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本文主要针对其边塞诗的创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白居易;边塞诗;分析
白居易,唐代诗文化盛行之时以“诗魔”的称号冠绝古今。不同于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白居易一生都在致力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其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最主要的是其诗语言语气平易通俗,体察民间疾苦,观得世人民生。作为一个生于乱世的诗人,白居易对于百姓苦难有着远超常人的怜悯之心。而白居易一生创作之中,其边塞诗意蕴深厚,满怀着一腔爱国情怀。
一、白居易边塞诗的创作背景
当我们追根溯源的去完整的看我国历史悠久的诗歌史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描写边塞征战,渴求立功建业的战斗豪情是处于一个源源不断的状态的。而这些诗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忧患意识,语言的铿锵,景色的雄壮都撑起了边塞诗独特的诗情诗风。而白居易所处的年代正是泱泱大国唐王朝转盛为衰的这样一个时期。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使得正处于颠峰时期的唐王朝开始划下巅峰,并直接导致了后来藩镇割据的局面。白居易先后经历了德宗、文宗、武宗等诸代君主,说他是唐王朝衰败的见证者之一也并不为过。君主的昏庸,下臣的奸佞,良臣远走,这种种情况使得唐王朝内忧不断而外患不止。失去了圣明的帝国统治,唐王朝必然要经历战火的洗礼,是兴盛还是就此衰亡,全赖以边塞将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所以在这个时期,唐王朝的诸多诗人大多在诗文的创作中不免要以边塞征战来表明想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忧患的心思。而且战争之下,痛苦的是无数百姓,白居易在其边塞诗文中就着重刻画了战争所带来的百姓的疾苦,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使得他的诗文中呈现出莫大的悲悯感。
二、白居易边塞诗中的主要内容
白居易虽然在边塞诗方面的创作并非数量繁多,仅仅几十首的数量却在思想和艺术两个层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文中不仅拥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刻画细致、生动,与其说白居易在用诗表情,不如说白居易在用诗构建那悲凉的画面,而一切情感全都在画面中,不言而喻。
在白居易的边塞诗中,反对穷兵黩武是其主要的一个思想。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深度的批判了当时权臣为了获得恩宠置黎民百姓的生活而不顾,强行征召壮丁去当兵而致使这些无辜的百姓冤死他乡。在诗文中,白居易借以大石垂折手臂而幸免于难的老翁之口,强烈的谴责了当时的唐玄宗听信谗言而对南诏国发动的不义之战,并且在诗文中,白居易以史劝诫当权者,倾听百姓疾苦之声,勿再误听误信。可以说,诗中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并且白居易借诗中文字表现了其对黎民百姓的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除了穷兵黩武,白居易在其边塞诗中同样对边将的腐败无能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与揭露。以《西凉伎》为例,白居易在诗中通过对西北边塞的百姓用以娱乐的舞蹈西凉伎的舞者远离边塞退居中原的事情来向我们阐释了唐朝边将的腐败无能,吐番的攻击,使得曾经富庶的凉州乐土成为一堆瓦砾之上的废墟,舞者们边舞边相互依偎,迫切的渴望回到曾经的家乡的心情都倾注于白居易的笔墨之中,可以说白居易诗中的前半部分深刻的呈现出舞者们深沉的思乡之情,而后半部分则感概着指责边将的无能,整日不思收复失地,只想着苟且偷生,惶惶度日。
当然,白居易的诗中不仅有对无能的朝政以及边塞将领的批判,还有对戍边将士英雄主义的热情讴歌。尽管白居易对于国政不正,边将昏庸的现象饱含着一腔愤慨,但是对于那些将生命安于战场,抵抗外地侵略的铁血战士却是由衷的。而且在白居易的边塞诗中还刻画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冀城北原作》中开篇就是边塞苍茫萧索的景物刻画,作者通过古盛今衰的对比表达出了自己对时间流逝,沧海桑田的无奈与感概,同时就一句“事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道尽世间兴衰交叠,世事多变的真理。
所以我们看,其实白居易的边塞诗就内容上来看,不可谓不丰富多彩,既饱含着文人的一腔热血,痛斥朝纲,恨贬无能之将,又深刻的揭露其对于世间百姓的疾苦的同情与怜悯,最主要的其诗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与其所具有的那份充实的爱国情怀产生共鸣,而这份共鸣这是白居易所带给我们的最初的感动。
三、白居易边塞诗中的艺术特征
除了丰富的诗文内容,白居易的边塞诗中还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一代“诗魔”,白居易擅于用笔触极深的细节刻画来具现化曾经的那些人物场景,并且能够使得读者产生一种代入感,无论是边塞的荒凉与杀戮,还是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那些奸佞之臣的丑恶嘴脸历历在目。白居易以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盛唐衰败的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中,白居易倾注了他所有的情感。
并且在白居易的边塞诗中还具有非常鲜明的对比,语言真挚浅显,讽喻之间直至衰败的唐王朝之祸根。在白居易的边塞诗中你很少会看到所谓的“诗意”,更多的是用对比之语来深化主题,譬如在折臂翁中,诗人将折臂的痛苦与免于征召的喜悦合之而叙,这种反常的对比却深入的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内心极大的悲痛,对国家,对百姓那份无言的哀伤不言而喻。
再有一点就是在白居易的诗中,我们往往能够直接找到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不同于浪漫主义诗文中的意境深远,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边塞诗中多是直抒胸臆,直揭主题,但是在这深处却拥有着令人深思的底蕴。所以白居易的边塞诗,对于现代文学领域来说有着其巨大的研究价值,我们必须要深入的去了解,才能够为现代文学再增添一份底蕴。
参考文献:
[1]王守芝,严寅春.李白边塞诗中的将士形象浅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高波.“新边塞诗”的历史经验[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3]丁文波.试论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及特点[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温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