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文化供给,群众文化
  • 发布时间:2015-12-01 14: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当前,在人民群众的总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条件下,随之带来的是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追求上的必然提升。然而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供给都是自上而下的较为单一的文化供给方式。这种文化供给方式往往和人民群众多元丰富的文化需求产生错位,导致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得不到社会的有效认同,不仅仅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使群众对政府的文化服务产生厌倦和冷漠感。如何更为有效的实现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就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文化供给;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首先是文化供给产品的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能够贴近生活、跟紧时代。

  一、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文化供给的内容。

  文化供给的主要服务人群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长期的,多元的。让文化供给能够有效的和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对接,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做好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工作,再去设计相应的文化供给内容。

  比如在河北省宁晋县,当地历史文脉极其丰厚,书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素有工笔画之乡的美誉,还有宁晋群众对京剧的热爱,以及宁晋庞大的染织服装产业等。因此宁晋的主要文化供给就要更多的倾向于书画艺术、京剧艺术、服装艺术等群众更为关注的方向。宁晋工笔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有着数千人的工笔绘画从业人员,十几个乡镇百余个乡村的农民是这只工笔画队伍的主体,他们通过长期的坚持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从创作、生产、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宁晋工笔画的今天的成就除了从业人员自身的对于工笔画的热爱和努力之外,政府对于工笔画产业化发展提供的文化支持功不可没。宁晋县河渠镇漳北村的孔惠鹏说“宁晋工笔画今天发展得很好,但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前些年,销售没市场、学习没机会,一些人离开宁晋到北京、天津、广州闯市场,还有一些人撂下画笔又重新拿起了锄头呢。”宁晋工笔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在全国形成影响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规模从小到大的转变,要归功于政府的扶持、引导。在学校开办工笔画教育、建设工笔画交易市场、举办宁晋工笔画全国巡展、邀请著名的画家来讲学等积极有效务实的文化供给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聘请专业的书画,戏曲,服装设计等艺术家定期到群众中做演出,办讲座,搞展览等,在高层次的艺术交流活动中提高群众的鉴赏力,促进相关艺术门类从业的群众的艺术素养提升。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让群众从文化供给中受益出发,才能够调动群众对于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基本保障。否则再好的文化产品没有受众就只能束之高阁,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文化艺术也是生产力,让文化供给给人民群众带来除了精神享受之外的更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可以使群众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地文化供给追随者,文化供给才可以说是起到了它应有的社会效益。在2012年邢台市举办的太行山文化节期间,邢台市委宣传部邀请到中国编织艺术的专家和邢台地区的民间老土布织造者们座谈是,当专家展示中国传统的丝织技术的缂丝山水、人物等作品时,在现场的民间艺人们无不瞪大了眼睛仔细观看,认真询问,恭敬的向专家求教织造技术。群众需要休闲式的文化娱乐,但是更渴望跟自己生产生活贴近的文化知识。踏踏实实的从群众的需要出发,针对性的提供有实际价值的文化产品激发群众对文化带动生产力的热情是文化供给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最有效方式。

  二、要在文化产品的供给形式上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和探索,谋求更为贴近群众生活的供给形式。

  现在地方文化供给单位的文化产品供给往往流于形式,比如组织些歌手,戏曲小品等打造一些文艺晚会,或者编排些小品小戏等等文化供给者自认为高大上的去强推给群众,群众看了,笑了,过后也就很快的遗忘了,在现在网络信息极其发达的社会里,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网络、电视、电影已经足够多了。老百姓坐在家里就可以很舒服的去享受这些文化快餐。老传统的演戏给群众看的文化供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化社会,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必然会被群众所摒弃,更不用谈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现代文化供给的形式必须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利用信息科技技术,把文化供给和信息科技技术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供给方式转换为现代的网络信息供给方式,让群众从过去的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追求,才能够使文化供给工作在实际执行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目前,可以利用的网络通讯资源较为丰富。比如基层的文化供给单位可以建立面向服务对象公开的各个专业业务为主的专业文化论坛、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呱呱等视频聊天工具。专人专职负责在线与群众进行交流,通过网络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的得到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产品供给实现网络信息化是文化供给与群众有效对接的最为有效途径,实现这一目的,除了文化事业从业人员自身的网络服务意识的建立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网络软硬件设备如,电脑,手机,影像录制直播设备、录音设备等设备投入以及设备的及时更新升级换代。

  三、转变思想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基层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巨大的,然而文化供给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和时间是有限的,并且群众能够接受文化供给的时间和正常的工作时间是矛盾的,人们都有着正常的日常工作,他们只能在非工作状态中才能够接受享受文化供给产品。这就需要文化供给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在群众的非工作时间。因此转变文化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服务工作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把群众的假期、休息日、晚上时间作为自己的工作时间,积极主动的与群众就文化主题进行交流沟通,把工作视为娱乐,与民同乐才能够有效解决之一时间对接难题。

  四、结束语

  实现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并非是多么遥不可及的社会难题,只要认真的处理好文化供给的内容,形式以及做好文化人本身的思想意识工作,在财力物力上给予相应的支持相信一个全心全意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文化供给工作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只有如此文化供给与群众的需求才能够实现有效的对接。

  吕丽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