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90后”军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微时代,军校生,思想政治教育
  • 发布时间:2014-09-24 13:17

  军校是军队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场所,过硬的军事体技能只是一名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一方面,合格的政治素质也必不可缺。随着微博、微信、触摸媒体、桌面视窗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90后”军校学员接受的信息空前增大,掀起了一股“微浪潮”,生活也进入“微”生活时代。因此面对微时代的大浪潮,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深入研究微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政治教育从课堂带入日常生活,保证双线推动军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时代下“90后”军校生思想呈现出的新特点

  (一)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

  现阶段,军校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由于在军校体制内跟外界沟通较少,处于好奇心,他们就很难抵抗外界各种信息的侵入。微时代下,信息横流,呈现出多元思想和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军校生很容易丧失辨别能力,导致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

  (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在传统谈心式的教育方法中,学员们由于跟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存在代沟,也可能碍于权威与尊严,导致双方信息不畅通。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学员们不再是独自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可以借助个人空间、网络博客、微博签名等新媒体,进行情感交流,既满足了自我表达的需要,又增强了自我意识。

  (三)乐于接受快餐式文化

  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便捷性和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的

  生活更加高效、快节奏,逐渐的形成了一种快餐式文化。对军校生来说,“90后”的他们表达情感的时候,已经远离了过去那种长篇大论的时代,更多的是实时的更新状态,习惯随时随地地交流与分享信息。而且军校生相对封闭的环境,更需要的是一种快节奏、简单的生活方式。

  二、微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微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

  1、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从课堂走进日常生活

  在微时代下,教育者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这一开放的空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感悟等置身于新媒体下,把课堂搬进学员生活中,这样学生就不必按传统的方式在既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在各种时间和地点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教育,使思想教育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接纳。

  2、凸显学员主体地位,实现双向交流沟通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总是以教育者为主导地位,而新媒体却主张凸显学员主体地位,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学员可以在不受外界控制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热情。这种兴趣和热情能够使学生和教育者在较短的时间里,克服之前师生之间存在的信任问题,运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

  3、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教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等新媒体优势,正逐一瓦解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但这并不是对教育者的否定,相反,教育者可以借机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探索传统教育指导方式的内在缺陷,以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为抓手,在摸索中实现教育的进步。

  (二)微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

  1、校园网络舆情难以监控

  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就像细胞裂变一样,信息发布之后通过不停地转发迅速在网络传播,内容十分庞杂。学员们一旦接触到网络,便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由于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便很难过滤掉各种垃圾和虚假信息,导致舆情很难监控,大量的虚假信息横行于网络。更重要的是,军校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更增加了舆情信息的不可控性,增加了监控的难度。

  2、信息良莠不齐,易引发学生的认知偏差

  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和一定程度的匿名性,往往充斥着各种主题、各种门类的信息。由于学生们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不能做到批判的吸收,很容易被动地接受这些错误的思想。而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军校生面对外面的纷繁世界,可能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导致他们在认知、判断上出现迷惘,从而引发认知偏差。

  3、冲击传统教育方式,政治教育者面临素质恐慌

  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教育说教模式,摆在教育者面前更多是素质恐慌。在信息实时更新的前提下,如何突破自我,从“90后”军校生心理特点出发,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育新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谐发展,让学员思想政治素养稳步提升,这对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微时代下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预防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

  在网络信息日益猖獗的今天,院校应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点,有的放矢地用主流舆论引领网络舆论的趋势,以此完善信息预防机制。同时,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覆盖面广的信息网络系统,在关键时刻发出建设性的正面声音,公开说明事件真相,避免虚假信息误导学员,从而增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的可控性。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

  以前常规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微时代下学员们对信息的需求,面对新挑战,教育者要摒弃千篇一律的说教,把“键对键”与“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新媒体为突破口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例如,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广泛性,并将之运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的把学员感兴趣的话题穿插在教学当中,以生动性和新颖性让学员产生吸引力,能够共同参与到课堂当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紧跟微时代的步伐,思想与行为应时刻与学员保持同步,面对新情况、新特点、新挑战,能够及时靠上去,积极主动掌握新媒体的优势,与学员打成一片,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戴乐 李月明 刘烈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