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学生
  • 发布时间:2014-09-24 14:21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道德礼仪、行为习惯、知识才能以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创设一种文化氛围,以期弘扬优秀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些功能也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旨。教育部明确规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弘扬优秀文化,塑造完整人格

  优秀文化往往是精髓文化。它可以是诗词曲赋、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宣传标语、书法绘画,还可以是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将其通过橱窗、海报、挂画、匾额、条框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创设出文墨书香、丰富多彩的优美环境。小学生爱表现、善动脑,让他们置身这种优美的文化环境当中,既可丰富文化知识、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又可调控情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能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对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认知导向

  优美而富有导向性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学校是一个纪律场所,学生在学校要受到校纪校规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很多时候,许多明文规定的学校制度其管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其枯燥、严厉,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心理排斥。若将这些管理制度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严肃的条文规定化作一句温馨的提示语、一个造型优美的告示牌或一块充满书香的橱窗,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更能让学生自觉地依照“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认知导向,逐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漂亮整洁的教室布置,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明礼貌的校园用语,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可以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让学生感受环境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兴趣、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增强合作精神,树立竞争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是集体行为,需要一个集体协作才能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一个共同的形象和发展方向,需要每个学生贡献智慧,集体协作,才能打造出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班级文化布置、校园学生展示平台、文体竞技活动等,都是每个学生共同的思想结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集体行为往往激发出每个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凝聚激励人心,传递教育正能量

  在校园文化的实际活动中,学校的好人好事、决定决议、时尚风尚以及社会新闻、时事政治等,都会通过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形式迅速传播开去,并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形成联动效应,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此外,各种社团活动、形形色色的海报等都起到了极强的宣传作用。当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占领了学校主阵地,就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净化育人环境。同时,学生在与不良社会文化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之中,明辨是非、认清了方向,也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可以说,校园文化通过引导认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凝聚起来,并激励他们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德育的引导下开展起来的,学校德育赋予它以核心内容和本质特性。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成效的大有潜力的教育资源。首先,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载体,依托这个载体,学校德育能够更加实实在在和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其次,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德育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学校德育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使学生的德育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效。再次,校园文化还是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一个实践条件,利用这个条件,学校德育更加符合知情意行发展的教育规律,真正收到教育人、塑造人品的功效。

  ◆郭德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