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中数学教育探讨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优势,劣势,机遇
  • 发布时间:2014-09-24 13:36

  良好的数学教育方式是教师通过课堂与学生直接沟通交流,同时学生把学习感悟、心理变化和行为信息反馈给教师,从而教师进行相应的调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喜欢并主动积极学习数学,进一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种种问题,比如:传统高中数学管理过程仍然走老套路,缺乏灵活性;教师往往从经验出发,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忽略除课本之外的其他能力的发展;教师试图一步到位,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管理学中的SWOT模型来分析高中数学教育,以期获得良好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管理学中的SWOT模型是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s),从而提出企业发展战略。这里我们借助SWOT模型分析高中数学教育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肯定目前高中数学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反思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寻找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以期培养全面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从SWOT模型分析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

  优势。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无论在国际数学成绩比较中,还是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表现都由于西方学生。国内数学教育重视温故而知新,注重复习环节,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我们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熟练掌握知识,同时国内的学生学习刻苦勤奋,家长也重视教育。教师素质好,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职前教育培训,上岗之后也有相应的在职教育,教师之间也有相应的公开课、相互听课并讨论。

  劣势。在高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通过奖惩制度管理学生,同时又注重数学课堂控制的管理模式,缺乏创造力和灵活性,对课外能力发展的培养缺乏相应延伸。还有另外一部分教师采取“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方法,这样的教学管理方法单调乏味,摧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甚至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情感厌恶,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管理的过程也过于机械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强调课本知识的掌握,有些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探索能力。数学教育中不仅有教师、学校等方面的原因,还有学生、家长等方面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大背景,家长有时出于孩子未来考虑,很有可能给孩子心理方面带来压力。归结一下就是数学观有误区,数学课程目标狭窄,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以及以应试为目的的评价机制。

  机遇。21世纪以来,国内数学教育经历了数学课程的重大改革,通过长时间讨论和实践检验,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作出相应调整之后,公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的修订相继进入议事日程。同时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双基教学”向“四基教学”的发展的重大变革。另外,现代化的社会信息量庞大,计算机的高度发展更加有利地促进了这种趋势,信息化同时促进人们定量思维的发展,而定量思维的本质却是数学思维及其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数学构建模型来解决现实中问题。所以说从未来新课标的改革和数学的广泛应用方面,都给数学教育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挑战。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数学认识的不足导致大家更加忽视数学的作用,同时高考的体质和社会压力使得高中数学教育更加以高考为目标,似乎不愿意升学的学生就不愿意学数学,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应试教育的存在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不是单单数学教育这一学科所能解决的,但确实是阻碍当前数学教育的一大难题。现在高中数学教育忽略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并体现数学的价值。数学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于数学知识、计算技能与技巧等方面,忽视数学教育其他方面的功能。其实数学在生活、艺术、人的情感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数学课程是否应跳出原有的目标定位,从更高更新角度重新审视数学课程,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另外,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多为数学知识与计算,从而造成学生对数学的片面认识,同时数学教学也缺乏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以上SWOT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课程教学设计上,注重过程性目标的达成。首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这一过程,过程肯定和一些具体知识、方法和技能相联系,但过程并不是为了结果,经历过程会给学生带来探索创新的体验以及实践的机会。在课程内容呈现上,关注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对此应该让学生多去体会,此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

  2、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课堂中师生交流和沟通是课堂互动的前提,无论是对高中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以及能力的发展,还是更有利于课堂管理都是很有意义的。新课堂方式寻求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并让学生在回应中评价自己、审视自己,教学中运用一些课堂管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活用体态语,去掉口头禅,不要消极的心理暗示,把握课堂节奏等等。

  3、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环境,提高教师管理能力。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个因素共同构成数学课堂管理的最重要因素。数学课堂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环境的构建是数学课堂管理行为的主要任务。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4、增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研究发现在高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寄予厚望,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采用主题教学,跨年级、跨年龄交互式辅导、合作学习等方式,综合考虑学化各种因素,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有效的数学课堂管理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长远的行为目标为着手点,让高中生能够在不同的数学课堂情境中,持续地表现出适当的行为活动,并且把这种适当的行为进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通过实现高中生自我控制、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达到全面培养高中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李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