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善意的提醒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校园,善意的提醒
  • 发布时间:2014-09-24 14:25

  在校园里,提醒是无处不在,关爱也无时不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关爱中﹑呵护中生活,成长。在老师的提醒中养成一个又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教师的期待。

  安全回家,让家人放心。前几年,初中学生到初中毕业时,为了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学校在晚上增加了晚自习,要求课任教师跟班辅导。所以,周日到周四晚,每晚都安排不同课任教师跟班辅导。学生来学校辅导是小事,可辅导完,天色已黑,伸手不见五指,怎么让学生回家。现在的社会很乱,天黑后,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尤其是女生,受伤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所以,每晚下课时,教师都要提醒学生:“结伴同行,快点回家,安全到家。男同学照顾女同学结伴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只有这样,班主任教师,课任教师才会放心回家。否则,接到某学生家长打来电话,他的孩子没回家,那么,这位班主任今晚就别想睡觉了。

  溺水事件。每到暑假,天气炎热,孩子们就喜欢下水冲凉、洗澡。暑假是孩子们的最不安全期,家长务农的务农,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家中的孩子无人看管,缺少约束力,就容易出事。每到假日,教师都要提醒学生:“天气再热,不到河中去降温;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不得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然后给学生出示溺水事件的图片,给学生看,进行思想教育,引起学生的重视。毕竟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要教育学生们懂得珍惜生命﹑珍爱生命。

  每年全国上下,发生许多溺水事件,给每个家庭带来伤痛、悲伤。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学校的教育很关键。应出示大量溺水事件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看图片,让学生谈认识,谈感受,让学生表态,面对水潭、河流时,怎么做?在思想上教育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水域、水池、水流给生命带来的危害,从思想上真真切切感受到危险。

  沙尘暴袭击。每年春季,天气干燥,不下雪,不下雨,沙尘暴肆虐,黄沙漫天,天地间黄黄的,灰灰的,呼啸的大风卷着沙粒狂啸着扑向大地,使市民感觉到呼吸困难,大风卷起的垃圾和扬起的沙尘让街道处处一片狼藉。农田受大风沙尘暴袭击,部分农田遭遇沙埋,部分塑料大棚被大风沙尘暴袭击破坏,农民还要补种庄稼。在这时学校也要被迫停课放假,要求学生安全回家。风刮得大时,学生回家,容易走失,掉水渠中的,迷失方向的,发生车祸的,什么事都会发生。所以,教师此时也提醒学生:“风大,黄沙漫天,结伴回家,结对回家,不要走失了,走散了。”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甘肃省敦煌市遭遇沙城暴袭击,中午2:00多钟,已是天色昏暗,天色黑沉沉的。风大,汽车在路上走不动,汽车都开灯缓缓行走,马路上排起了长龙。塑料大棚被大风卷走了,靠沙丘的农田被埋,受损严重。我们是敦煌市的邻县---肃北县,同样,也沙尘暴肆虐。下午4:00点,我县所有学校下令,要求学生早点回家。放学时,天色黄黄的,土土的,尘土飞扬,沙粒在空中飞舞,能见度很低。学校作出决定,第二天放假,让学生待在家中,防止出事。

  慎骑车,别摔跤。我们居住在北方小县城,每到冬季,冬雪一场接一场下起来,寒冬下大雪,可就几十厘米厚。堆积在乡间小路上,太阳晒过后,泥泞不堪,经过一晚的冰冻,路上结冰。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和步行的同学可就难走了,放学回家时,道路上都是冰棱子,走路不慎,不小心会摔跤的。每到放学时,教师都要提醒学生:“路上骑车慢一点,小心路滑,别摔跤,磕磕碰碰的,受伤骨折,影响学习,自己也受罪。”教师的细心关爱,时刻都有。

  保护好我们的双手----它是创造幸福的好助手。我在讲授恩里克.科佩利亚斯的《我们这双手》时,我们懂得了古人对手的崇拜,我们的手非常灵敏,手表达感情,手上显示疾病等。在上课时,我举了一个例子: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生龙活虎,在一家工厂干活,操作机器,不慎,把右手卷进了机器,造成右臂断裂,在医院救治,一个星期后,右手指萎缩,医生要求截肢,不截肢,要危机生命,最终截肢,成为残疾人。这个年轻人,一生用双手创造的财富、一生用双手创造的幸福,成为泡影。所以,上课时,我提醒同学们:要保护好你们的双手,因为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幸福,创造价值。一旦失去了其中的一只手,你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变化,你的人生幸福出现了问题,创造的财富也大打折扣。从此,痛苦伴你一生,晦暗伴你一生,所以,请保护好你们的双手----创造幸福的双手。

  面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们,总希望学生们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改进方法,提高成绩。有时候就悄悄地提醒----“在危险的边缘,不要滑得太远。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双优生。”老师的提醒时刻都在,老师的善心时刻都有。

  在纷杂的社会中,人性的光辉仍在,美德依旧。善意的提醒,随处都有,这反映了教师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关爱。生活中,多一点善意,给学生,使他们终生受益,铭记在心,使学生对教师也产生诸多的感激。

  ◆韩艳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