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语文教学,衔接生活
  • 发布时间:2014-09-24 14:5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则成为和生活接触最为密切的学科。语文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发展如果仅局限于课本、课堂中就显得苍白无力。“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些标语都充分证实了引导学生“投入生活,跳出语文学语文”让生活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的重要性。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因此,语文的学习可以跳出僵硬的学习模式和狭小的学习空间,投入丰富多彩、鲜活生动、贴近生命的生活当中来。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关注人生,触摸时代,学活学好语文呢?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联系生活,把文本引向生活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容易产生同样的情感,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游山西村》时,本诗明着写景,但诗中蕴含着一个哲理:形容某事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这个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能知晓,学生们皆点头示意,表示已经明白了。紧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呢?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说:“有一天,放学的时候下雨了,我没带伞回不了家了,等了很久,快到5:30的时候妈妈来接我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学生二说:“昨晚,我做一道特难的数学题目,我怎么想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后来爸爸过来给了我一个提示,我马上就做出来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此时,虽然学生的理解与文本有些偏差,理解得不是很全面,但这能重新唤起学生在处于那种状态处境中的苦恼无助,无处求解,突而有了新转机的欣喜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使抽象,复杂的文本知识引向生活,变得生活化、具体化、浅显化。

  二、体验生活,将情感融入文本

  学生并非是白纸一张,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储备,学生的学习也并非简单地接受。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字眼儿,这足以见得“体验”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而将语文与生活接轨,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语文是一幅抽象的生活画卷,是作者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单纯的说教往往很难使学生理解或体验不深。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记得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中,当我讲到“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时,我让学生们也握紧拳头,然后我将那个画面读了一遍,然后问学生“此时你握紧的拳头最想干什么?”学生回答“我最想揍那个洋人”“我愤怒得最想揍那个中国巡警”我便顺势引导“那就请你们握紧拳头,带着你们的愤怒再来读读这句话吧”。于是,这堂课学生们在拳头中与周恩来感同身受,体会到了“握着拳头的愤怒”的情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感受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再现文本,感悟生活

  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四、观察生活,让语文接地气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事物,关注生活细节,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沉淀情感体验。如在写作时学生也可以将大量的生活素材内化为自己的材料,在课堂上唤醒头脑中已见过的熟悉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等,使得学习课文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得更为宽阔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语文的教学接地气,让生活成为了学习的地方,让生活成为了学习的材料。

  生活丰富多彩,是语文教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得语文教学深深地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之上,让其发芽,开花,结果。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文智能的弊端,优化教学过程,助推学生的成长。使语文教学将迎来另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学生将在这个“春天”中享受生活,享受语文,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快乐。

  ◆吴越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