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强军梦积蓄打赢“软战力”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甲午大海战》,软战力
  • 发布时间:2014-09-25 08:07

  ——观影片《甲午大海战》有感

  又一个农历甲午年到了,120年前的中日大海战距离我们已经遥远,却又好像近在眼前。影片《甲午大海战》再现历史,那浓烈的硝烟夹杂着咸湿的海风穿透时空,用血泪和屈辱真实阐述了习主席战争与和平辩证法思想:能战放可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看完影片,感触良多。在那次改变两国历史走向的大海战中,清朝和日本在三个方面的对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更加深了我对“人”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因素的认识,人在战争中起决定胜负的作用!

  “军人”的对比:日本军人尽管粮饷不足,但始终坚守岗位,把北洋舰队作为假想敌,开着新铁甲舰忙着操练新的战术,时时刻刻为打败北洋舰队做准备。当在黄海相遇时,斗志昂扬;再看大清的将士,同样的军饷不足,可是除了少数赤诚之士在坚守岗位,剩下的都在忙着打麻将、抽大烟、喝花酒。当在黄海相遇时,缺乏斗志,甚至临阵逃脱;刘公岛即将陷落时,援军为求自保,竟见死不救!

  “国人”的对比:日本发动民众全力备战,日本国人强烈希望尽快打败大清,尽快强盛起来,当看到大清的海军将士和铁甲舰时义愤填膺,甚至故意挑起事端,殴打大清军士,想制造事端,借机炮轰大清的军舰;可是我们的大清子民呢?绝大多数老百姓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侵蚀,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家天下,与己无关,对国家的盛衰表现出麻木和冷漠,当旅顺陷落时被日本兵残暴杀戮,既可怜又可悲!

  “领导人”的对比:日本天皇为了购买新的铁甲舰,带头捐俸禄,甚至节衣缩食,一天只吃一顿饭,支援海军建设,支持海军作战;而大清的统治者呢?面对日本海军强力扩张、北洋舰队7年未添一舰甚至榴弹炮只有三发的现状,慈禧还指挥军舰为她从南方运送新鲜水果,把海军军费挪用修建颐和园和庆祝六十大寿,当黄海大战失利、旅顺被占领、国民被杀戮之时,慈禧甚至正在看戏,看的是那样的安心,安详的打着瞌睡!

  国人罔顾国之盛衰,军人作战贪生怕死,领导人腐败奢靡,是甲午大海战的主要败因。再相较当下,我们的军队能否做到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呢?甲午海战后,大清国力日趋衰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那么如今的国际形势,当下的社会环境,我们的国家能否经得起一次战败呢?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保家卫国为职责的军人,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习主席强调: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唯一,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根本,是不能偏移、不能动摇。那么,该如何相应习主席号召,提升战斗力,做到能打仗、打胜仗?笔者更倾向于通过战争的关键因素“人”来找答案:

  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树牢时刻准备打仗的战备意识。从地缘文化上看,日本狭小的国土和贫乏的资源培养出残暴、贪婪的军国主义思想;同样,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丰富资源也孕育了作为天朝上国的自恋,相对而言,我们更应该警惕。经过长时间的和平,我军一些部队战备意识淡漠,一小撮同志当和平兵的思想由来已久。《解放军报》曾在头版刊登评论:军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而“准备打仗”是一种常态。准备打才可能不用打,打是为了和,不打不能和,打不赢合不了。只有强化战备意识,把平时的准备做充分了、平时的训练搞扎实了,关键时刻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否则,部队的战斗力,无从谈起。

  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增强着眼全盘的大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顾大局,是共产党人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讲政治、守纪律的具体体现。大局里有政治,大局里有党性,大局里有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对领导干部而言,善于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真抓实干是一种能力,能够团结人、与班子成员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也是一种能力。对部队而言,不管是军事干部、政工干部,还是后勤干部,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打赢未来战争、保卫国家和人民。总之,不管是在一线,还是搞保障,都要坚决克服本位主义思想,不分你我彼此,不争你高我低,从团结中出凝聚力,从团结中出战斗力。

  三、平时少流汗,战时少流血,练就强装兴军的过硬本领。军人生来为打赢。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作为科研试验部队,靶场就是战场,参试就是参战,对于通信官兵,平时就是战时,保畅通就是保打赢。要想完成任务,决胜靶场,取决于日积月累地刻苦训练、精心准备、全力保障。平时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想干好每一件事,对自身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激情和干劲,更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一些必备的素质能力。因此,一定要把努力精业务、强素质,作为当代青年的执着追求。只有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不掉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四、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培养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伟人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战斗精神之于军人,就像钙质之于身体;战斗精神之于军队,就像灵魂之于肉体。积极乐观、敢于拼搏、意志坚定、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是生成战斗力的不竭之源,是战斗力的倍增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历史经验证明,旺盛的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以劣胜优的奇迹。如今我们极少数官兵,丢掉了吃苦耐劳的军人本色和迎难而上的意志品格,工作中抱怨困难多,生活中嫌弃待遇差,经常牢骚满腹,这是缺乏战斗精神的典型表现,也是“软骨病”的一种,一定要尽快祛除。

  甲午战争是一本沉甸甸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在深刻的反思中始终保持清醒,凝聚信心和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随着军队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战争越来越呈现出高强度、快节奏,亟需大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鼓励广大指战员以昂扬的热情刻苦学习军事知识,扎实做好知识和素质准备,为打赢未来战争进一步提升“软战力”。

  ◆武志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