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维权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青少年学生依法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能力比较弱,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部分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关键词:制教育 法律素养 渗透

  作为教学一线的初中政治教师,让学生成为一位知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的具体做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第一、身为政治老师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政治教师必须明白:要成为政治课堂法制教育渗透的传播者,自己必须具备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较强的法制观念,掌握较多的法律、法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政治课堂法制教育渗透的任务。因此,政治老师平时首先要自觉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尤其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其次,要加大教研力度。只有自己先懂法,才能在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制定出课堂法制渗透教育的计划,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渗透法律知识给学生。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

  提高青少年参加法制教育的兴趣,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思想,运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深入浅出,以案说法,以法治理,以德育人,把法与德讲到青少年的内心深处。我在教学中力求形式新颖,运用“法制园地”“法治现场”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活动。同时开展“模拟法庭”教育,让青少年自己扮演“法官和当事人”,在法制实践中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树立正气,改掉恶习,分清“真、善、美”,提高思想认识,在直观的法制娱乐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积极挖掘与教材内容相符的法制生活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结合时政,加深学生对法制知识的理解。

  思想政治课的灵魂在于其鲜活的时代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结合时政热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万象,也可以提高认知、辨别、判断、参与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过,关心国内外时政热点,并适当地引导学生联系课本知识来分析时事。例如,在讲到《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引用“地沟油”这一事件,帮助学生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法制教育。

  创设情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 “依法纳税”时,创设情景引入一些企业和明星的偷漏税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纳税人意识,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偷漏税行为是可耻的,要受到法律处罚。向学生普及税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懂得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教育学生以后要主动、自觉依法纳税,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联系实际,让“法”融入学生心中。

  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渗透,如能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将所见所闻,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结合相关的法律进行有机的渗透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在讲到《违法行为》这一课时,我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电动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电动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属违法行为,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一来,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扩阔学生学法的空间。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收看、收听涉法影视、广播节目,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的立体型、多感官的具体法律情景中学法、悟情、导行,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第五、鼓励学生参与课前的预习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政治老师要尽可能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在上“邪教的危害”前,我提出有关要求,提前布置学生分组搜索、寻找与教材相关法律内容、文章、图片、实物等,然后让学生精挑细选把它们展示在班里,如此对学生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活动,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相信科学,反对邪教,珍惜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 要把握法制教育时机,讲究法制教学渗透的艺术和技巧。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渗透的相关知识,才能找到法制教育的契机。法制教育的渗透不能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要创设情景教学,选择时机渗透,因材因时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讲究法制教学渗透的艺术和技巧,方能达到育人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法律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政治教师只有用心去挖掘,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探索渗透规律,不断提高课堂法制渗透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渗透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确保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岑光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