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小班,品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3 09:09
摘要:在小班化教育中,为了区别传统的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体系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运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有机结合的方法,来发挥评价的调节、激励、诊断、鉴别等功能,使学生更好地对品德学科产生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小班化 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 发展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伴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新的评价理念应运而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这与新课标评价理念的精神实质不谋而合、一脉相承,即:回归生活,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激励个性化发展。要想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品德课堂教学中就得有良好的教学评价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
然而遗憾的是,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在具体运用和实践中还存在不少缺憾。例如:评价语言空泛、评价标准统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法片面、评价主体固定等。希望通过研究,能让品德课堂教学评价落到实处,建立有利于促进小班学生品德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构建多元的小班化品德课堂评价方式。
一、针对性的评价语言
在以往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课堂评价满天飞,“你回答得真棒!”“很好!”等,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单纯为评价而评价,课堂评价要为课堂教学服务。评价要有针对性,体现引导性功能,以鼓励为主,但也要有批评评价。在表扬奖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这就要求教师评价一定要有及时,要到位。
学生在课堂上难免有出错的时候,这时教师要恰当引领。一天课上,在布置学生采集树叶时,有个学生说:“用棍棒去打树叶。”我听了一惊,说:“你这样的想法我可不太同意,用棍棒去打树叶,树也会喊疼的,这样多残忍!你听听别人去哪里采集树叶,好吗?”
二、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单一的评价标准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影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甚至扼杀学生的个性。张扬个性,关注差异是小班教育一大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从答案、从创新精神等多角度设计不唯一的“答案”。只有多标准的评价,不断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亮点,评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分层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性,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们要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不同的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小班教学中,对于优秀学生,要借助显微镜去观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瑕疵,对他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帮助他们完善自我,促使他们充满着不断探求新知的动力;而对于有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同学,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感受成功的快乐。
2.延时评价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总习惯及时给学生作出评价,从某一面来说把握了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但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势态,这样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错误延迟评价则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班化品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收到学生错误的反馈信息,如果能适当地延迟评价,则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延迟对错误信息的评价,会减轻学生的压力,给学生一个自我反馈、自我调整的心理空间,改善了学生所处的精神环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积极的评价他人,学会主动而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例如,对于学生的讨论的问题、表演的小品、开展的辩论活动等,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在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教师才以平等的身份表明自己的理解和主张,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其实,延迟评价是我们教师的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有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小班化教育”要求开放性地进行教学,不仅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掌握程度,更要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作质和量的价值判断。在小班品德课堂评价中,评价的内容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既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还有学习结果的评价。
例如:学习态度的评价:“同学们的交流非常的积极,看得出大家课前进行了认真的资料搜集。”
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评价:“你真善于观察生活,谢谢你带给同学这么重要的信息!。”
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天有不测风云》这课的学习,大家对于人类合乎自然爱护地球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种对学生综合学力的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层次、多维度和多导向的特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小组评价法
在小班化品德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分组教学的策略,即在较为宽敞的教学空间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所以小组评价法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形成伙伴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习惯,是十分有效的。
“小组评价法”的运用,首先要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活动。在分组教学中,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老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其次,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是教师作出,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的评论,相互作出评价。最后,让学生进行评价的体验和验证,即都运用评价的结果,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掌握,发展相应的能力。
2.鼓励评价法
“鼓励评价法”是品德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较多的一种评价方法,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懂得并适时地欣赏自己的学生是我们的高明之处。对不够自信的学生,我们的鼓励或许是他前进的“助推剂”。
鼓励评价的方式很多,有评价的形式上的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有评价的媒体上的语言评价和体态评价;也有评价的时效上的即时评价和长效评价;更有评价的指向上的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有时也有学生对教师的,甚至是学生对自己的。不论哪一种,都得根据实际进行采用。
3.形象评价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是以形象化为主的,加上通过观察、个别谈话发现,学生对形象化的物品十分感兴趣,所以在小班化低年级的品生课堂教学评价中,充分运用“形象评价”那具体、生动、活泼的手段,让学生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既易接受,印象深刻,评价效果持续的时间又长。
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以调动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像在胸前粘贴美丽的小花、可爱的笑脸等小贴纸;在课本上盖彩星;发放大拇指奖章等等,让学生从获得的“形象”中得到愉悦与自豪。
五、互动化的评价主体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小班课堂的亮点。小班课堂讲究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有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也就是说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评价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当评价的主角,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生互评——这主要是形成集体评价、集体舆论,让学生在集体性评价中主动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学生提供一个取长补短的机会。比如教师让学生对一个案例谈及自己的看法后,及时地让同学们评价一番,大家各述己见。一开始学生们往往用模糊的语言如“对”、“错”等进行评价,经过一番的指导后,学生的评价就由敷衍或找缺点的逐步转向客观评价,并且说出自己的观点。于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评价语言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会说:“他虽然课余整理得还不够干净,但他已经进步了不少。”“我希望他下次会帮班级多做事”……类似于这样的评价,现在听到得多起来。孩子们学会了宽容、真实的评价,并且还有一定的评价原则和标准。
2.自我评价——这一种方式就是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对他们的行为或作来作出自我评价,体现了评价的人文性。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往往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充分向学生展示评价活动的各个条件,诸如评价目标、意义、标准、方式和进程等。第二、组织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进步状况,并能根据自查结果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及早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与行为。第三、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各种评价结果,并与每位学生一起分别制定今后的努力发展方向和计划。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自我评价起来能说;“我能按时吃饭了,但还有些偏食,我得改改了。”“我能坚持早晚刷牙了。”……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同时又能鞭策自己,提高自我意识及自我反思能力。这是我们在自评当中应注意的导向问题。
3.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要想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就得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从居高临下的地位中走下,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反应教师的教学最直接的感受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与接受能力,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这样的教学才是“活”的循环,才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提高。
其实,小班化品德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让评价真正为教学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文/许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