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思考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通识教育,职业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4 13:09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通识教育对学生心智的启蒙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真正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属性。本文介绍了通识教育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并对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通识教育在职业学校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
虽然说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该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何谓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于19世纪初由美国博德学校的帕卡德教授最早明确提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二、国内外的通识教育
许多国家的精英教育是以通识教育作为基础的,其理念在于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充分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基本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甚至跨越文理分科,称其文凭为“文理学士”。
台湾通识教育的实施要比大陆早得多,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也相对成熟,在秉承“全人教育”为通识教育理念的追求下,建立了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吸收西方先进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经验的同时,形成了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实践模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1]
我国通识教育设置分类:一是均衡沟通类,文理科互补;二是经典类,开设经典课程,传播经典传播文化;三是议题类,关注议题。三种分类各有千秋,但在实践中更为稳妥、更为常见的是将三者的结合。[2]
三、职业教育中加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
现在的职业教育强化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基础知识、人文学科的重视,教育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持续增长。科学、历史、地理等这些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相当缺乏,试想如果没有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山川河流的认识,谈何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有技能的一线操作人员,更应该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很大一部分是初中毕业以后就进入职业教育,很多高中的基础课程没有学习;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多知识都没有掌握牢固,更不要奢望知识体系的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对课程之外的学科学习缺乏动力,甚少染指;青年学生中道德滑坡的现象日渐严重,很多学生自身要求不高并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变的急功近利、好逸恶劳,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漠视社会;另外从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来看,需要让学生适应各种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变化。这些就需要强调通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四、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
1.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很多职业学校只是简单的开设一些德育课、文化课,学时少,没有连贯性。有些学校简单地认为只需给学生多开设一些课程供其选择,通识教育就算完成任务了。开设的课程大都没有经过精心策划,考核松散,学生轻松通过。同时职业学校偏于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而导致了学生也不重视,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专业教育是职业学校承担的重要使命,然而在职业教育中,如果过度重视专业教育,就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面过于狭窄,从而难以成为适应性强的社会人才。《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校长科南特指出,单单获得知识、发展专门技能和专门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厚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们的文明的基本因素。[3]这里的“理解”即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在运用中能做到融会贯通。职业学校只有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才能将其上升到一定高度,学生才能从中受益,以致维护和发展我们的文明。
2.精心设计通识教育的课程安排
职业学校就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积极开展调研、讨论,参考国内外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慎重选择课程,精心安排。适当增加历史、地理、法律等必修课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选修通识教育课程,每位学生必须取得相应学分。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反馈不断的对通知教育课程进行调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专业课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注入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是通识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在教学工作中注入通识教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给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教授的专业知识,把握专业学科与其他知识间的关联;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备课,善于引导学生。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备课时机,找到课程内容的融合点、切人点、突破点,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接引嫁接过来,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发现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建立和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第三,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完备性给学生起了很好地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知识的完备性会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将通识教育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如果只是将通识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认识其精髓,可能通识教育就变成让学生什么都懂的泛泛的知识教育,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也浪费了学校、老师的人力精力,这就违背了通识教育的真谛。香港中文大学何秀煌教授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平衡的心智,健全的视野和开朗的理性,继而涵养人心感情,发扬人间道义。[4]个人拥有这样的心智、视野和理性就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有效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所突破进步,不落后于社会。通识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这些素养,不仅要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进行考核,也可开展通识教育的读书会、交流会、班队活动、课外讲座等,还可以适当的设置竞赛环节,比如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以赛助学,寓学于乐。不仅带动个人的积极性,也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很好地学习氛围。
结语
职业教育要立足职业,兼顾素养,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属性,让他们的心智得到全面的发展,也终将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甜,马早明.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念、模式与问题.现代教育论坛,2014(5):78-85.
[2]刘玲.哈贝马斯与通识教育.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8):83-87.
[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
文/王雷 褚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