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职能形式

  会计监督职能之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这不得不引发我们队会计监督这一命题的重新思考。该文通过几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在现阶段的中国会计监督只是徒有其表而已,最后并对会计发展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些简单思路。

  近年来,各大公司的财务丑闻事件不断爆发,从安然到蓝田股份,从世通到银广厦,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会计监督职能真的存在吗?会计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会计监督是真有其事还是只是一个海市蜃楼?基于对层出不穷财务造假事件的思考,我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会计监督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什么是会计监督?什么又是会计监督职能?在进行论述前我觉得首先有必要对会计监督以及会计监督职能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而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功能。它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会计核算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从表面上看会计监督对企业的运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企业会计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么重要的一项职能为什么在现阶段的中国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呢?我认为理由有以下几点。

  从企业的本质来看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没有一个企业不为利润而活,企业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追求利润的天性就已经沉淀在了企业的血液里。因此,企业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不会违背追求利润这个永恒的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动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发生短视行为,进行财务造假似乎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因此当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发生冲突时,当企业的财报报表不能反应企业盈利的一面时,进行财务造假或对财务报表进行过度的粉饰成为了很多上市公司的共同选择。当企业把追求利润视为唯一目标时,它便会竭其所能去追求盈利。此时会计的监督职能形同虚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从会计本质来看

  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因此会计的工作就是如实的记录和反映相关的财务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以保证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基于此,我认为会计就是一个向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的服务过程,它只能依据一定的会计准则和报表使用者的特定需求进行会计行为。因此,从这方面来讲,我觉得会计监督职能本身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东西,这就好比把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加在自己身上一样。

  从财务报表的形成过程来看

  从会计的的簿记到财务报表的形成过程,形象的说,其实不是“记账”而是“做账”,也就是说,财务报表的形成并不是基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再加以整理所得,有的时候它并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因为它是“做”出来的。总账会计或财务经理每到月底会独自在房间里做账,数字经过人为的多次加加减减,财务报表经过数次涂改才能拿出来。而到年底,公司的CFO和CEO一般都会“商量”今年确认多少收入,报告多少费用,形成多少利润。甚至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利润都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估算。因此,我们不能迷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毕竟它只是一个数字。我们应该用怀疑的态度去看待这一切。基于此,我们可以形象的将财务报表称为一个“真实的谎言”。说它真实,是因为它的确是以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的;说它是谎言,是因为其中人为的主观成分太多了,其客观性难以界定。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要想会计做到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点不太可能。

  而此外我觉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的另外一点就是会计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而且从会计簿记到财务报表的形成过程来看,其间更是充斥了各种人为的判断。比如折旧方法或预提费用的改变,可以让企业的财务报表在短时间内发生质的变化,公司可以突然从亏损变为盈利;不同库存计价方法的选择,先进先出还是后进先出对公司的利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利润的形成更是充满了假设、估计和人为的判断。从收入到成本,再到费用,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人为假设的灰色地带。现在确认原则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是对责任的归属以及时间和大小的假定都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判断。

  综上,会计本身就是基于一系列假设之上,而这些假设又在企业准则的允许范围之内,为了量化管理的目的,会计准则已经将这些假设合法化了。试想即使会计监督真的存在,依据一系列审计流程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查账,能查出什么问题来?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准则赋予了企业人员主观判断的空间,企业所进行的各项“调整”也在准则允许范围之内。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看,我觉得会计监督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从独立性方面来考量

  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进行,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已从“国有”变为“私有”,而财务人员的定位也从以前国家资产的“守护者”变为企业利润的“维护者”,财务人员直接对企业负债,对老板负债。而这对财务人员最直接的影响,我觉得可以用几个字简单形容,那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财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基本上都是厂长或经理说了算的,一般的财务人员也都是按照上级的意图来做账了,收入确认多少,费用报告多少也不再是财务人员说了算。经济上的不独立,要想财务人员违背经理意愿进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并如实的反映经济活动无异于天方夜谭!

  本文的写作意义

  首先,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提供相关借鉴。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回顾,我们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形成以及财务人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我们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利润的可操纵性,我们不该迷信利润这个简单的财务指标,更不应该将财务人员视为企业会计真实性的“守护者”。基于此,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应该持一份理性的态度。

  从企业本质和会计本质等方面来探讨会计监督的形式性,深刻揭示了企业会计监督之所以是一个形式的内在根源。

  然后,可以使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作一个准确的定位。会计的本质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因此会计的本职就是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为特定的群体提供相关服务,以帮助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当发生各种财务造假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矛头直接指向会计,会计从其本质上来看就不具有什么监督功能,它只是向特定群体提供报告信息的一个工具而已。

  对会计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关的思路。要想会计真正实现如实的记录经济业务,客观的反映各种相关信息,我觉得会计首先应该做到经济上的独立,财务人员的工资、福利、绩效等不应该直接由上级说了算。经济上的独立,财务上的自由才可能使得会计真正沿着它自己的轨道向前发展。

  吴超(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