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高的策略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策略
  • 发布时间:2014-10-30 15:28

  【摘要】学习兴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近几年以来,思想政治课逐渐成为大学生逃课的“重灾区”,很多大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学不学都一样,对政治类的课程都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而为国家培养思想道德过硬的良好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策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知识殿堂的高等院校,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现今的大学生,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本科,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都不太感兴趣。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不像专业课那么难,平时到课率不高,期末考试前自己花点时间照样能过关,所以平时选择翘课的多是思想政治课,现在在大学流行一句话:专业课我选逃,选修课我必逃,思想政治课我一定逃,即使不旷课,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的也不多,有不少学生来到课堂上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避免自己不会因为旷课太多而不能及格,所以在课堂上有玩手机的、有看小说的、有说小话的、有因前晚通宵白天补课的等等,总之,认真听课的人实在不多。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的原因

  一切现象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大学生缺乏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学生往往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政治课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空洞抽象,高高在上,没有实际意义,对自己没有“价值”。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几种弊端:其一,过多地偏向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二,政治课程的说教色彩比较明显,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在政治教学当中,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双方在课堂上都得不到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与前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情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效果评估流于形式等等,这都导致了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学生若能成为“好之者”、“乐之者”,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会有激情、有活力,才能自觉地融入进去,提升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因此,要使学生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倾向,应当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入手,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通常学生做得好的事情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换句话说,只有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区完成学习任务,才能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帮助、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任务。而大学生“三观”的培养与树立,首先基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学科内容是学科德育价值的载体,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科德育价值的重要因素。为此,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科德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

  学习本身是一件比较艰苦的事,尤其是学习比较理论的思政课,更是容易开小差或打瞌睡。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不停地经过思考来做答。整个教学过程好比教师和学生在亲密和谐地聊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不限,可一起回答,也可找个别“走神”的学生作答,还可让学生进行抢答,并允许其他学生做补充,对这些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比如可以加平时分,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踊跃地思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不仅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一些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自身会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以后学习的兴趣。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长期以来,政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一直给广大学生留下的是枯燥乏味的印象,再加上教师单纯地在台上拿着课本讲、满堂灌的方式,给学生留下的感觉是说教严重。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这种枯燥乏味的课程就会失去吸引力,会出现厌学、逃课等状态。因而,教师就非常有必要在课堂中添加一些手段来改进现在的教学状况,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在的信息化教育当中所必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视、听等多种感觉融为一体,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好奇心。

  2、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放松地学习,避免照本宣科,有部分大学教师上课用书生腔调诵读教案,如同和尚念经,学生越听越没兴趣,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现象。要杜绝这种现象,必须注重将教案内容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经常介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案例,把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也是优势。总之,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思想政治课一旦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可感,亲切可信,有趣实用的学科,学生就自然会兴趣盎然,自觉主动地学习。

  3、改变学生对于政治课的观念,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

  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法律素质,这就要求努力学好思想政治课,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同时督促学校对政治课程加以重视,学校的不重视这也就间接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于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学校应该摒弃原来忽视政治课的思想,从根本上开始转变对于政治课的重视。比如说可以开展有关政治课的相关活动、知识竞赛等等,通过学校方面的努力来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学习不重视的态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科研能力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要多引进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以带动学科建设水平,再者,要增加青年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加强对外交流,使教师能够学习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师本人应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也要抵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科研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较高的科研水平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上游刃有余,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并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四、结论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促使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只有“乐学”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应该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愿意学习,渴望学习,进而培养其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邓式阳.《改进教学软环境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J].潍坊学院学报,2008,(5).

  2、廖良才、陈凯.《搞好课堂教学“六个转变”,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08,(18).

  李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